阴囊湿疹病因复杂,是内外因素致迟发型变态反应,表现分急、亚、慢性期,靠临床表现等诊断,一般治疗加分期用药;股癣由皮肤癣菌感染致,经接触传染,好发夏季等,初期红斑脱屑成环形等,靠真菌镜检等诊断,一般治疗加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药。
一、病因方面
阴囊湿疹:病因较为复杂,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内部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等精神改变,以及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外部因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阴囊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发病,生活方式上若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精神压力大等易诱发。有相关病史者如本身有过敏性疾病病史,更易患阴囊湿疹。
股癣: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比如与患者共用毛巾、浴盆等,或者接触了被真菌污染的衣物等。好发于夏季,男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男性会阴部环境相对潮湿、出汗多等有关,有足部真菌感染病史的人群更容易感染股癣,因为常因搔抓足部而导致手部沾染真菌,进而传染到会阴部引起股癣。
二、临床表现方面
阴囊湿疹:
急性期:阴囊皮肤弥漫性发红、肿胀、有密集的小丘疹,瘙痒剧烈,搔抓后皮肤易破损、渗出、结痂。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类似,但儿童皮肤更娇嫩,渗出可能相对更明显,且因儿童难以准确表达瘙痒,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不断搔抓阴囊部位。
亚急性期:红肿减轻,渗液减少,皮肤变厚、粗糙、有鳞屑,瘙痒仍较明显。
慢性期:阴囊皮肤增厚、浸润,皮纹加深,呈苔藓样变,常伴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瘙痒呈阵发性,病情容易反复发作。不同性别在慢性期表现无本质差异,但男性因阴囊部位特殊,慢性期苔藓样变可能对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如穿着内裤时的摩擦等。
股癣:
初期为边缘清晰、稍微隆起的红斑,红斑上有脱屑,并逐渐扩展而向四周蔓延,边界清楚,中央有自愈倾向,形成环形或多环形。好发于腹股沟部位,也可累及会阴、肛周、臀部等,瘙痒明显,在温热潮湿的环境下症状可能加重。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类似,但儿童股癣可能因搔抓等导致皮疹形态不太典型,与成人表现可能稍有差异。男性由于会阴部汗腺丰富等因素,股癣发生后若不及时治疗,容易扩散或复发。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阴囊湿疹:一般无真菌感染的依据,血常规检查可能在急性期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表现,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病史进行诊断。
股癣:可通过真菌镜检或真菌培养来明确诊断。真菌镜检是刮取皮损边缘的鳞屑,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菌丝或孢子即可确诊;真菌培养可以进一步确定真菌的种类,有助于针对性用药。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在实验室检查操作上无特殊差异,但儿童在进行真菌镜检或培养时,需轻柔操作,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四、治疗原则方面
阴囊湿疹:
一般治疗:积极寻找并去除可能的病因或过敏原,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过度搔抓、接触致敏物等,穿着宽松棉质内裤,保持阴囊部位清洁干燥。不同年龄人群的一般治疗需根据其特点调整,儿童要选择柔软舒适的棉质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用品;成人则要注意生活规律,减少精神压力等。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分期选择合适药物,急性期无渗出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渗出多时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亚急性期可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慢性期可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乳膏或硬膏等。
股癣:
一般治疗: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勤换内裤,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不同人群的一般治疗要求一致,但儿童的衣物要单独清洗,避免交叉感染。
药物治疗:主要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乳膏、咪康唑乳膏等,若病情较严重或外用药物疗效不佳时,可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等,但口服抗真菌药物有一定的肝毒性等副作用,使用时需谨慎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