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是婴儿出生后卵圆孔未正常闭合的情况,心脏彩超可诊断,其可能无症状或与偏头痛、不明原因脑卒中相关,不同年龄人群影响不同,无症状者定期随访,有症状者根据情况处理,儿童、偏头痛及脑卒中高危人群等特殊人群需注意相应情况。
一、卵圆孔未闭的定义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心脏房间隔上的一个生理性通道,一般在出生后1岁左右会自然闭合。而卵圆孔未闭(PFO)指的是婴儿出生后卵圆孔未能正常闭合的情况。正常情况下,胎儿通过胎盘获取氧气,卵圆孔开放使得血液能够从右心房流向左心房,为胎儿发育提供足够的氧供。出生后,肺循环建立,左心房压力高于右心房,卵圆孔会逐渐关闭。但部分人卵圆孔未达到解剖上的闭合。
二、心脏彩超在卵圆孔未闭诊断中的作用
心脏彩超是诊断卵圆孔未闭的重要检查方法。通过心脏彩超可以观察心房水平的分流情况等。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心脏的结构,包括房间隔的形态,能够准确判断卵圆孔是否存在未闭以及分流的情况等。例如,可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有无异常的血流从右心房流向左心房,从而明确卵圆孔未闭的诊断。
三、卵圆孔未闭的可能影响
1.对一般人群的影响
可能无症状:很多卵圆孔未闭的人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可能在体检做心脏彩超时偶然发现。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卵圆孔未闭的分流较小,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所以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
与某些疾病相关:有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可能与偏头痛有关。部分偏头痛患者存在卵圆孔未闭,可能是因为未闭的卵圆孔导致静脉系统的微栓子通过未闭的卵圆孔进入体循环,进而影响神经系统,引发偏头痛发作。另外,卵圆孔未闭还可能与不明原因的脑卒中有关,特别是对于年轻的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因为静脉系统中的小血栓等物质可能通过未闭的卵圆孔到达脑部,引起脑血管堵塞,导致脑卒中。
2.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影响
儿童时期:对于儿童卵圆孔未闭,如果是较小的分流,可能随着生长发育有自行闭合的可能。但如果分流较大,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心脏功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等情况。例如,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表现为活动耐力较同龄儿童差等。
成年时期:随着年龄增长,卵圆孔未闭可能会因为一些因素影响而出现一些相关的临床问题,如上述提到的偏头痛、脑卒中风险增加等情况可能会更加明显。
四、卵圆孔未闭的处理原则
1.无症状的卵圆孔未闭
如果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卵圆孔未闭,尤其是分流较小的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进行心脏彩超随访观察即可,了解卵圆孔未闭的变化情况。
2.有症状的卵圆孔未闭
偏头痛相关:如果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相关,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考虑进行介入治疗等。但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偏头痛的发作频率、严重程度等综合判断。
脑卒中相关:对于与卵圆孔未闭相关的脑卒中患者,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评估是否需要进行介入封堵等治疗措施来关闭卵圆孔,减少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五、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1.儿童特殊人群
对于儿童卵圆孔未闭,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如身高、体重增长,活动耐力等。如果发现儿童活动后出现气促、乏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复查心脏彩超,评估卵圆孔未闭的情况以及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同时,儿童时期要注意预防感染等情况,因为感染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等。
2.偏头痛患者中的特殊人群
偏头痛患者中如果合并卵圆孔未闭,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一些可能诱发偏头痛发作的因素,如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某些特定的食物(如含有酪胺的食物等)。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针对卵圆孔未闭进行相应的处理。
3.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特殊人群
对于本身有脑卒中高危因素且合并卵圆孔未闭的人群,如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等情况的人群,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严格控制血压、血脂等,同时按照医生的建议评估卵圆孔未闭的情况,必要时考虑进行相关的治疗来关闭卵圆孔,降低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