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护心血管健康,需从控制基础疾病、践行健康生活方式、避免不良嗜好及定期体检入手。控制高血压时儿童要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适度运动,成人要低盐饮食、有氧运动,血压不佳遵医嘱用药;控制高脂血症时儿童调整饮食,成人避免暴饮暴食等,血脂异常时儿童以非药物干预为主,成人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方面儿童营养均衡、控糖,成人遵地中海饮食模式、控热量;适量运动时儿童每天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运动,成人每周150分钟中等有氧运动加力量训练。所有人要戒烟限酒,儿童青少年远离烟酒。儿童定期体检,成人每年全面体检,高危人群缩短间隔。
一、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
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和成人,需定期监测血压。研究表明,长期高血压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使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风险升高。应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如儿童避免过多摄入高盐、高脂食物,保持适当运动;成人则要坚持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同时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对于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需遵医嘱规范使用降压药物,但要注意儿童用药的特殊性,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降压药物。
2.高脂血症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关注血脂水平。高脂血症会导致脂质在血管壁沉积,影响冠状动脉。儿童要注意饮食均衡,减少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富含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成人则要避免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定期进行血脂检测,若血脂异常,在儿童中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等非药物方式干预为主,成人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药物治疗,但同样要考虑药物对不同年龄段的影响,如儿童使用降脂药物需谨慎权衡利弊。
二、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
儿童: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的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如苹果、橙子等),保证每日摄入适量的膳食纤维。减少糖果、碳酸饮料等高糖食品的摄入,因为高糖饮食可能导致儿童肥胖,而肥胖是冠状动脉瘤的危险因素之一。例如,儿童每日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年龄不同有所差异,一般学龄前儿童每日不超过10克,学龄儿童不超过15克。
成人:遵循地中海饮食模式,多吃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豆类、坚果等。减少红肉(如牛肉、猪肉)的摄入,每日红肉摄入量不超过70克。控制总热量摄入,维持健康体重,体质指数(BMI)保持在18.5-23.9之间。
2.适量运动
儿童:每天保证至少1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但要注意运动的安全性,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身体损伤。例如,儿童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活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补充水分。
成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等,也可结合力量训练,每周进行2-3次。运动能帮助降低血压、血脂,改善血管弹性,但患有某些基础疾病的成人在运动前需咨询医生,评估运动风险。
三、避免不良嗜好
1.戒烟限酒
对于所有人:吸烟和过度饮酒都会对血管造成损害。吸烟会使血管收缩,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冠状动脉病变的风险;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血脂紊乱等。成人应尽量戒烟,避免被动吸烟,同时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儿童和青少年则要远离烟草和酒精,因为他们的血管系统还在发育阶段,更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四、定期体检
1.儿童
从婴儿期开始,就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心脏相关的检查项目。例如,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早期发现心脏血管的异常情况。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儿童,更要加强监测频率,因为先天性冠状动脉瘤可能有遗传易感性,早期发现有助于早期干预。
2.成人
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其中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成人,如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应缩短体检间隔时间,每半年进行一次心脏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冠状动脉的早期病变并采取相应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