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源性哮喘有典型症状如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息、咳嗽咳痰,伴随症状有心悸、发绀、大汗淋漓,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相对少见且症状突出,老年症状可能不典型,女性妊娠期发作需特别注意。
一、典型症状
1.呼吸困难
发作性:多在夜间睡眠中突然发作,患者常从睡眠中憋醒,被迫坐起。这是因为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了心脏的前负荷,导致肺淤血进一步加重。例如,有基础心脏病史的患者,夜间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相对增高,使支气管收缩,气道阻力增加,加上肺淤血,更容易引发呼吸困难发作。
呼吸频率加快:患者呼吸频率可达到30-50次/分钟以上,呼吸浅快,这是机体为了增加气体交换、缓解缺氧的一种代偿表现。
2.喘息
患者可听到明显的喘息声,类似于哮喘发作时的喘息,但与支气管哮喘不同,心源性哮喘的喘息是由于肺淤血、气道痉挛等因素引起。喘息声多为吸气性和呼气性均有,且常伴有哮鸣音,不过其哮鸣音的性质和分布与支气管哮喘有所差异。心源性哮喘的哮鸣音可能在双肺广泛分布,而支气管哮喘多以双肺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3.咳嗽、咳痰
咳嗽:咳嗽可频繁发作,开始可能为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咳出白色泡沫样痰,有时痰中可带血丝。咳嗽的机制是由于肺淤血刺激气道感受器引起。例如,左心衰竭时,肺循环淤血,肺泡和支气管黏膜受到刺激,导致咳嗽反射。
咳痰:咳出的痰液通常为白色泡沫痰,有时可呈粉红色泡沫样痰,这是心源性哮喘的特征性痰液表现之一。当肺淤血严重时,肺泡毛细血管破裂,红细胞渗出到肺泡内,与痰液混合形成粉红色泡沫痰。
二、伴随症状
1.心悸
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这是因为心脏功能受损,心率代偿性增快以维持心输出量。对于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心悸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例如,冠心病患者本身心肌供血不足,心功能不全时心脏代偿性加快心率,更容易出现心悸感。
2.发绀
口唇、甲床等部位可出现发绀,这是由于缺氧导致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所致。当肺淤血严重影响气体交换时,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从而出现发绀表现;尤其在活动后或病情加重时,发绀可更加明显。
3.大汗淋漓
患者可出现大量出汗,这是机体在呼吸困难、缺氧等情况下的一种应激反应。由于呼吸困难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汗腺分泌增加。例如,在夜间发作心源性哮喘时,患者常大汗淋漓,湿透衣物,这也是机体试图通过出汗等方式来调节内环境的一种表现。
三、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
1.儿童患者
儿童心源性哮喘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是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导致的心源性哮喘,其症状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喂养困难等。因为儿童的心肺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心功能不全时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更为突出。例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现心功能不全时,除了上述呼吸困难、喘息等表现外,还可能伴有生长发育迟缓,这是因为心功能不全影响了全身的血液供应,进而影响了儿童的生长发育。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多有基础的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老年人心源性哮喘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气短、乏力、夜间不能平卧等非特异性症状。这是因为老年人的感觉迟钝,对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感知不如年轻人敏感。而且老年人常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容易导致症状混淆。例如,一位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气短,而被误认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容易延误诊断。
3.女性患者
女性患者在心源性哮喘的表现上可能与男性有一定差异,但总体差异不大。不过,女性在妊娠期发生心源性哮喘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如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等,可能会使心源性哮喘的发作更加频繁和严重。例如,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女性,由于孕期心脏负担加重,更容易出现夜间心源性哮喘发作,且需要特别关注胎儿的情况,因为心功能不全可能会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