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群低血压范围不同,成人一般收缩压低于90mmHg和(或)舒张压低于60mmHg视为低血压,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儿童血压随年龄变化,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范围低限为低血压,与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相关;老年人低血压范围与成人基本一致,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需注意相关风险及排查病因并调整。
一、成人低血压的范围
(一)低血压的定义
在成年人中,一般认为收缩压低于90mmHg和(或)舒张压低于60mmHg可视为低血压。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基础血压、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例如,一些慢性高血压患者,即使收缩压在90-100mmHg之间,但如果出现了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相关症状,也需要考虑低血压的可能。
(二)低血压的分类
1.生理性低血压
部分健康人群血压虽偏低,但没有任何自觉症状,其收缩压一般在90mmHg左右,舒张压在60mmHg左右,这种情况多与遗传等因素有关,常见于身体比较瘦弱的年轻女性等人群。一般对日常生活没有明显影响,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2.病理性低血压
原发性低血压: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有关,患者除了血压偏低外,可能还会有头晕、黑矇、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继发性低血压:由其他疾病引起,如大出血、严重感染、过敏、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都可能导致血压下降。例如,大出血时由于血容量急剧减少,会引起血压明显降低;严重感染时,病原体释放毒素等物质,可能影响血管的收缩功能,导致血压下降。
二、儿童低血压的范围
(一)不同年龄儿童的正常血压范围
儿童的血压正常范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来说,新生儿收缩压正常范围在60-70mmHg,舒张压在30-40mmHg;1岁以内婴儿收缩压约为70-80mmHg,舒张压约为40-50mmHg;1-10岁儿童收缩压约为80-90mmHg,舒张压约为50-60mmHg;10岁以上儿童的血压接近成人正常范围,即收缩压90-120mmHg,舒张压60-80mmHg。如果儿童血压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范围的低限,就需要考虑低血压的可能。
(二)儿童低血压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1.特点
儿童低血压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喂养困难(对于婴儿来说)、活动耐力下降等。例如,婴儿如果存在低血压,可能在吃奶时容易疲劳,吸吮无力等。
2.相关因素
生理性因素:一些体质较弱的儿童可能存在生理性低血压,这与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和身体逐渐发育成熟,部分儿童的血压可能会逐渐恢复正常。
病理性因素:感染性休克、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营养不良等都可能导致儿童低血压。比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法洛四联症等,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从而引起血压降低;严重营养不良时,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血管功能和血容量,也可能出现低血压。
三、老年人低血压的范围
(一)老年人低血压的特点
老年人的低血压范围与成人基本一致,但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自主神经功能调节能力减弱等原因,更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起时,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或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同时常伴有头晕、眼前发黑、跌倒等症状。一般老年人收缩压低于90mmHg和(或)舒张压低于60mmHg可考虑低血压,但对于本身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年人,血压较基础血压下降超过30mmHg时也应视为低血压。
(二)老年人低血压的相关风险及应对
老年人低血压可能增加跌倒、心脑血管事件等风险。例如,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跌倒可能导致骨折等外伤;长期低血压会影响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如脑灌注不足可能导致脑梗死风险增加等。老年人出现低血压时,需要注意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或站立时应缓慢进行;同时要积极排查引起低血压的病因,如是否存在脱水、服用降压药物不当等情况,对于服用降压药物的老年人,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