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低烧时,需观察监测体温、一般状况,采取适当增减衣物、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保证充足休息与水分摄入,若出现严重伴随症状或体温持续异常则需及时就医。
一、观察与监测
1.体温监测
对于孩子感冒低烧的情况,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可以使用体温计,如电子体温计或水银体温计,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了解体温的波动情况。因为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体温特点不同,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更容易受环境等因素影响,而幼儿和儿童相对稍稳定,但感冒时也会有体温的波动。
记录体温变化曲线,有助于判断病情的发展趋势。例如,如果体温只是轻度升高,在37.5-38.5℃之间波动,可能病情相对较轻;如果体温有上升趋势,需要引起重视。
2.一般状况观察
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对于婴儿可以看其是否哭闹、吃奶情况等,幼儿和儿童则观察其活动量、是否活泼、对周围事物的反应等。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尚可,能正常玩耍、进食等,可能病情相对稳定;如果孩子精神萎靡、嗜睡,即使体温只是低烧,也需要及时就医,因为这可能提示病情较重,如合并了严重的感染等情况。同时观察孩子是否有咳嗽、流涕、鼻塞等感冒相关的其他症状,以及有无呕吐、腹泻等伴随症状。
二、物理降温措施
1.适当增减衣物
根据环境温度和孩子的舒适程度适当增减衣物。如果孩子穿得过多,可能会影响散热,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所以要保持孩子衣着轻薄、宽松,以利于散热。但也要注意避免孩子着凉,尤其是在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要及时调整衣物。例如,室内温度适宜时,给孩子穿棉质的单衣即可;如果室内较冷,可以适当增加衣物,但不要包裹得过于严实。
2.温水擦浴
可以用32-34℃的温水给孩子擦浴。擦浴的部位主要是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的蒸发来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擦浴时要注意动作轻柔,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擦浴10-15分钟左右。对于婴儿和低龄儿童,要特别注意保暖,在擦浴过程中如果孩子出现寒战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擦浴。因为婴儿皮肤较娇嫩,温水擦浴时要避免用力过大损伤皮肤,而且要注意保暖,防止因擦浴导致孩子受凉加重感冒症状。
三、保证充足休息与水分摄入
1.充足休息
让孩子保证充足的休息,休息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孩子感冒低烧时,身体需要消耗能量来对抗感染,充足的休息可以使身体的机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的休息时间不同,婴儿可能需要较多的睡眠时间,一般每天可达12-16小时;幼儿每天需要10-14小时左右的睡眠;儿童也需要保证9-12小时的充足睡眠。要为孩子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利于孩子休息。
2.水分摄入
鼓励孩子多喝温开水,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促进孩子的新陈代谢,有助于体温的散发以及身体排出毒素。孩子感冒时,由于发热等原因,身体容易失水,所以要保证孩子水分的摄入。可以少量多次给孩子喂水,对于婴儿可以通过母乳喂养或奶瓶喂水,对于幼儿和儿童可以让其主动饮水,也可以适当喝一些果汁(但不要太甜,以免刺激喉咙)等,但主要还是以温开水为主。要注意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口渴情况调整饮水量,避免一次饮用过多导致孩子呕吐等不适。
四、及时就医的情况
1.出现严重伴随症状
如果孩子感冒低烧时出现持续呕吐,无法进食进水,可能会导致脱水等情况,这是需要及时就医的。因为孩子无法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会影响身体的恢复,而且脱水还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等严重问题。另外,如果孩子出现头痛剧烈、频繁抽搐等症状,即使体温只是低烧,也可能提示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等严重疾病,需要立即就医。
2.体温持续异常
如果孩子低烧持续时间较长,超过3天仍没有缓解趋势,或者体温有上升趋势,超过38.5℃,也需要及时就医。因为持续低烧可能提示感染没有得到控制,或者有其他潜在的疾病因素。医生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如血常规等,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对于婴儿和低龄儿童,由于其免疫系统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所以更要密切关注体温和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