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通过导管技术恢复心肌血流,适用于特定心肌梗死患者等,优势是创伤小、恢复快;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取自身血管搭桥恢复血供,适用于多支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等,优势是可处理多支血管病变;急诊手术适用于STEMI患者发病12小时内等情况,延迟手术适用于部分NSTEMI患者等;术前要评估患者心脏功能等,术后要进行一般管理和康复训练,不同年龄、性别、有基础病史等患者在手术及术后管理中各有特点需特殊关注。
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1.原理:通过导管技术将球囊导管或其他器械送至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扩张狭窄或堵塞的血管,恢复心肌血流。
适用情况:发病12小时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以及具有严重心绞痛症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等。对于年龄不同的患者,PCI的操作需根据其身体状况调整,老年患者可能血管条件更差,操作时更需精细;女性患者在解剖结构上可能与男性有差异,也需特别注意导管的选择和操作路径。有吸烟史的患者血管病变可能更严重,PCI前需评估吸烟对血管的影响及术后的戒烟建议。有既往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再次进行PCI时,要考虑血管的再通情况和病变的复杂程度。
2.优势:创伤小,恢复相对较快,能迅速开通闭塞血管,改善心肌供血。
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1.原理:取患者自身的大隐静脉或乳内动脉等作为血管桥,一端连接主动脉,另一端连接病变冠状动脉的远端,绕过狭窄或堵塞的部位,恢复心肌血供。
适用情况:多支冠状动脉严重病变,尤其是左主干病变、严重的三支血管病变等。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但又不适合PCI的患者可能会考虑CABG。女性患者行CABG时,需注意其乳房等解剖结构对手术切口选择的影响,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等以确定是否能耐受手术,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术后需特别关注血糖控制及伤口愈合情况,因为糖尿病可能影响伤口愈合。
2.优势:可以同时处理多支血管病变,血运重建较为彻底。
三、急诊手术与延迟手术的选择
1.急诊手术
适用时机:STEMI患者发病12小时内,且有严重症状或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情况时应尽快行PCI或CABG等急诊手术。对于年轻患者,身体耐受性较好,若符合急诊手术指征,应尽快进行以挽救心肌;女性患者在急诊手术时,要考虑其生理特点对手术操作和术后恢复的影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的患者,急诊手术后更需强调改变生活方式以促进康复。
2.延迟手术
适用情况:部分NSTEMI患者,若病情相对稳定,可在发病数天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PCI或CABG等手术。对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恢复较慢,延迟手术时要密切监测其身体状况,调整营养支持等措施;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的患者,延迟手术期间需稳定基础疾病的控制,以提高手术耐受性。
四、手术风险评估与术后管理
1.风险评估
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心脏功能(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射血分数等)、肝肾功能、全身状况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如儿童心肌梗死极为罕见,但成人中年龄越大风险相对越高;女性患者可能存在的雌激素相关的血管保护作用在风险评估中需综合考虑;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血管病变严重程度评估更重要,以确定手术的可行性和风险程度。
2.术后管理
一般管理: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等,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对于老年患者,术后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加强护理;女性患者术后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因为女性可能在术后有不同的心理反应,需进行心理疏导;有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术后严格控制血糖,监测伤口愈合情况,根据病情调整用药等。
康复训练:术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开展康复训练,如适当的活动等。年轻患者康复训练相对更容易恢复,但也需循序渐进;老年患者康复训练要更缓慢,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女性患者在康复训练时要考虑其身体柔韧性等特点,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