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多数轻症患者可自愈,但特殊人群自愈情况需关注,自愈过程中要注意休息、饮食和症状监测,若出现呼吸困难或气促、持续高热、意识障碍、原有基础疾病加重等情况不建议盲目等待自愈,应及时就医。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自愈情况
(一)多数轻症患者可自愈
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多数轻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发挥作用来对抗病毒,在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清除病毒,实现自愈。一般来说,轻症患者主要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通常病程在1-2周左右。例如,一项针对大量轻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观察性研究发现,约有70%-80%的轻症患者无需特殊治疗,依靠自身机体的免疫调节等功能能够逐渐恢复健康。
(二)特殊人群自愈情况需关注
1.儿童: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部分免疫功能良好的儿童也有自愈的可能,但由于儿童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比如年龄较小的儿童感染后,虽然有自愈的可能性,但相比成人更容易出现病情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不能盲目等待自愈。
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免疫系统功能相对较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自愈的难度相对较大,而且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老年人感染后应更加密切监测身体状况,一旦出现症状加重的情况,如呼吸困难加重、精神萎靡等,要尽早到医院就诊,因为老年人自愈的能力不如中青年群体,病情可能进展较快。
3.有基础疾病人群: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自愈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有糖尿病的患者感染后,血糖控制可能会变得不稳定,从而影响身体对病毒的抵抗和恢复,这类人群需要在感染期间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和管理,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促进康复,而不能单纯等待自愈。
二、自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休息与饮食
1.休息: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自愈期间需要充足的休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建议成人每天睡眠7-9小时左右,儿童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良好的休息有助于机体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来对抗病毒。
2.饮食:要注意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例如橙子、苹果、菠菜、西兰花等,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水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等。
(二)症状监测
患者在自愈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自身症状的变化。对于发热的患者,要监测体温的变化情况,虽然一般不主张机械按体温用药,但如果体温过高引起明显不适,如头痛、全身酸痛等,可以通过适当休息、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来缓解症状;对于出现咳嗽的患者,要观察咳嗽的程度、有无咳痰等情况,如果咳嗽剧烈影响到日常生活和休息,也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如适当饮用温水等,但如果咳嗽伴有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则要及时就医。
三、不建议盲目等待自愈的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不建议盲目等待自愈,应及时就医:
1.呼吸困难或气促:无论成人还是儿童,只要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的表现,如呼吸频率明显加快、胸廓起伏明显等,可能提示病情较重,需要及时就医评估和处理。
2.持续高热:体温持续高于38.5℃以上,经休息和物理降温等处理后仍不能缓解,或者高热持续时间较长(如超过3天),这种情况可能提示机体感染较为严重,需要医生进一步判断并给予相应治疗。
3.意识障碍:如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等意识方面的改变,说明病情可能已经影响到神经系统等重要系统,必须立即就医。
4.原有基础疾病加重:本身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基础疾病明显加重的情况,例如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难以控制的升高、波动,高血压患者血压大幅波动且难以通过常规方法控制等,需要及时就医调整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