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疥疮需从个人卫生、环境预防及特殊人群等方面入手。个人卫生要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物并避免与疥疮患者密切接触;环境要保持居住及公共环境清洁,定期清洗晾晒物品;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要根据自身特点加强预防,儿童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老年人要注重自身及居住环境卫生,免疫力低下人群要严格个人卫生、清洁环境并积极治基础病。
一、个人卫生方面
1.保持皮肤清洁
定期洗澡,建议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以去除皮肤表面可能存在的疥虫及虫卵等。正常人群每周可洗澡2-3次,对于儿童等皮肤较为娇嫩的人群,可适当增加洗澡频率,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37-40℃,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为宜,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
勤换衣物,尤其是贴身衣物,如内衣、内裤、睡衣等,建议每天更换。衣物应选择棉质等透气材质,换下的衣物要及时清洗,清洗时可采用高温(50℃以上)浸泡等方式,因为疥虫在50℃环境下持续30分钟左右即可被杀死,然后再进行正常晾晒,通过阳光暴晒也能起到一定的杀菌灭虫作用。
2.避免与疥疮患者密切接触
疥疮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与疥疮患者握手、拥抱等身体接触,以及共用毛巾、衣物、被褥等间接接触。在生活中,要尽量避免与疥疮患者有不必要的密切接触。对于有疥疮患者的家庭,要做好隔离措施,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要单独清洗、消毒,与患者有过接触的人员要注意自身皮肤的清洁检查。儿童由于自我保护意识和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更要避免与疥疮患者接触,家长要加强对儿童的监管。
二、环境预防
1.居住环境清洁
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卫生,定期打扫房间,清扫灰尘,因为疥虫可能隐藏在灰尘中。每周至少进行1-2次全面的房间清扫,包括擦拭家具表面、清理地板等。对于容易滋生疥虫的缝隙等部位,如家具与墙壁的缝隙、床垫与床架的缝隙等,可以使用小毛刷等工具进行清理。
定期清洗和晾晒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频率为每周1-2次。晾晒时要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暴晒时间不少于2小时,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疥虫和虫卵。对于不能水洗的被褥等物品,可以采用拍打等方式去除表面的疥虫及虫卵,然后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通风数小时。
2.公共环境注意事项
在公共场合,如游泳池、公共浴室、酒店等,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护。在公共浴室洗澡时,尽量使用自己的毛巾、拖鞋等个人物品,避免使用公共毛巾,因为公共毛巾可能被疥疮患者使用过而携带疥虫。在酒店住宿时,要检查床上用品是否干净整洁,如有疑虑可要求更换新的床上用品。儿童在公共场合更要注意,避免接触公共环境中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从公共场合返回后要及时清洗双手和暴露的皮肤。
三、特殊人群预防
1.儿童
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皮肤也较为娇嫩,更容易感染疥疮。家长要特别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衣物等。要定期为儿童更换清洗衣物,保持儿童皮肤清洁。在幼儿园等集体生活环境中,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皮肤状况,若发现有儿童患有疥疮,要及时采取隔离等措施,防止疾病传播。儿童的衣物清洗要单独进行,可采用高温浸泡等方式消毒。
2.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皮肤抵抗力也有所降低。老年人要更加注重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在选择衣物时,要选择宽松、透气、棉质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居住环境要保持整洁,定期打扫房间。如果与他人同住,要注意避免与患有疥疮的人密切接触。老年人行动相对不便,在清洗衣物等方面可能需要家人协助,家人要帮助老年人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清洁工作。
3.免疫力低下人群
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的人群,免疫力较低,更容易感染疥疮且病情可能相对较重。这类人群要严格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破损。因为皮肤破损会增加疥虫感染的机会。要定期对居住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可适当增加消毒频率。在与他人接触时要更加注意,避免接触疥疮患者,若必须接触,要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同时,这类人群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以降低感染疥疮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