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腮腺炎护理包括一般护理(隔离休息、口腔护理)、病情观察(腮腺肿胀、全身症状)、饮食护理(选择合适饮食、保证水分)、并发症护理(脑膜炎、胰腺炎护理)及特殊人群(儿童、老年患者)护理要点,涵盖多方面细致护理以助患者康复。
一、一般护理
1.隔离与休息
急性腮腺炎具有传染性,需隔离患者,一般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3天左右。患者应保证充足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利于身体恢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充足休息对其免疫系统恢复和腮腺炎症消退尤为重要,休息可降低身体代谢率,使机体有更多能量用于对抗炎症。
2.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及睡前用生理盐水漱口。因为腮腺肿胀可能影响唾液分泌,口腔自洁能力下降,食物残渣易残留,用生理盐水漱口可清除口腔内细菌和食物残渣,预防口腔感染。对于儿童,家长可协助其进行口腔护理,选择合适的儿童专用漱口水(无刺激、温和型),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二、病情观察
1.腮腺肿胀情况
密切观察腮腺肿胀的部位、范围、程度及消退情况。急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可累及单侧或双侧。定期测量肿胀部位的周径等指标来评估肿胀程度变化。例如,每天同一时间测量双侧腮腺肿胀处的最大周径并记录,若肿胀进行性加重,可能提示炎症未得到有效控制或出现并发症。对于婴幼儿,由于表达能力有限,更需仔细观察其面部表情、是否因腮腺肿胀而出现哭闹、拒食等情况来判断肿胀程度。
2.全身症状
监测体温变化,急性腮腺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低热至高热不等。同时观察有无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表现。发热时,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需特别注意体温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等,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低龄儿童)。若出现高热持续不退或伴有精神萎靡、嗜睡等情况,要警惕是否出现脑膜炎等并发症。
三、饮食护理
1.饮食选择
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半流质或软食,如米粥、面条、蛋羹等。避免食用酸性、辛辣、坚硬等刺激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可刺激腮腺分泌唾液,加重腮腺肿胀和疼痛。例如,柑橘类水果、醋等酸性食物应避免。对于儿童,要根据其年龄和咀嚼能力调整饮食质地,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减轻腮腺负担。
2.保证水分摄入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利于毒素排出。充足的水分还可使唾液分泌保持一定量,减轻唾液潴留对腮腺的刺激。儿童要定时提醒其饮水,可选择少量多次饮水的方式,防止一次饮水过多引起胃肠道不适。
四、并发症护理
1.脑膜炎的护理
若患者出现脑膜炎相关表现,如头痛加剧、呕吐呈喷射性、嗜睡、抽搐等,需将患者置于安静环境,减少刺激。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对于儿童,要注意观察其精神状态和肢体活动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如腰椎穿刺等检查时,要做好患儿的安抚和术后护理,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2.胰腺炎的护理
当出现胰腺炎时,患者可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需观察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腹部体征。让患者禁食、胃肠减压,减少胰液分泌。儿童发生胰腺炎时,要特别注意其腹部症状的观察,因为儿童表述可能不准确,要通过观察其哭闹情况、腹部体征等判断病情变化,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五、特殊人群护理要点
1.儿童患者
儿童急性腮腺炎患者的护理需更加细致。在口腔护理方面,要选择适合儿童的温和方法和工具;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根据儿童喜好调整食物种类,但要避免刺激性食物;病情观察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及腮腺肿胀情况,因为儿童对疾病的耐受能力和表现与成人不同,例如儿童可能因腮腺肿胀疼痛而不愿进食、哭闹不安等,家长和医护人员要及时发现这些异常并处理。
2.老年患者
老年急性腮腺炎患者身体机能相对下降,护理时要注意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压疮等并发症。在饮食上要保证营养供应,同时考虑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食物要易于消化吸收。病情观察要更加细致,因为老年人可能对发热等症状的反应不敏感,要密切监测体温、全身症状及腮腺肿胀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积极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