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有典型症状如腮腺肿大、全身症状及并发症相关症状,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隔离休息、饮食调整)、对症治疗(退热、止痛)、抗病毒治疗及并发症的针对性治疗,特殊人群治疗需各有侧重。
一、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
(一)典型症状
1.腮腺肿大
通常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疼痛加重。一般一侧腮腺肿大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大者约占75%。
对于儿童患者,腮腺肿大可能是首发症状,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腮腺肿大表现不典型,需密切观察。
2.全身症状
发热:多数患者有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9℃左右,热程一般为3-5天,但也有部分患者发热时间较短或无明显发热。青少年及成人患者发热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而婴幼儿患者发热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
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身体处于感染应激状态,机体代谢增加,能量消耗较多。
头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可能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炎症介质可能影响头部神经。
(二)并发症相关症状
1.脑膜脑炎
患者可出现头痛、呕吐、嗜睡、颈项强直等症状。儿童患者发生脑膜脑炎的概率相对较高,若病情较重,可能出现惊厥、昏迷等表现。例如,有的儿童在腮腺肿大后1周左右出现头痛加剧、频繁呕吐,同时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进行腰椎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
2.睾丸炎
多见于青春期后男性,腮腺肿大后1-4周出现睾丸肿胀疼痛,可伴发热、寒战等。一侧睾丸受累较为常见,也可双侧同时受累,严重时可导致睾丸萎缩,影响生育功能。
3.卵巢炎
多见于青春期后女性,患者可出现下腹疼痛,月经不调等症状,一般症状相对较轻,较少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但也需引起重视。
4.胰腺炎
患者可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升高。尤其是在腮腺肿大后,若出现持续的上腹部疼痛,需考虑胰腺炎的可能。
二、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1.隔离休息
患者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一般需隔离2-3周。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安排好其休息时间,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2.饮食调整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避免食用酸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可刺激腮腺分泌唾液,加重疼痛。例如,可以给患者吃米粥、面条、软馒头等食物。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温开水,促进毒素排泄。
(二)对症治疗
1.退热
对于发热患者,体温高于38.5℃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帮助散热。物理降温无效或体温持续升高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但需注意低龄儿童避免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方式或药物。
2.止痛
腮腺肿痛明显者,可局部冷敷以减轻疼痛,每次冷敷15-20分钟,可间隔一段时间重复冷敷。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三)抗病毒治疗
发病早期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但一般不常规使用。对于病情较重或有并发症高危因素的患者,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
(四)并发症的治疗
1.脑膜脑炎
主要是对症治疗,如降低颅内压,使用甘露醇等药物;控制惊厥,使用地西泮等药物。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
2.睾丸炎
患者需卧床休息,抬高阴囊,局部冷敷以减轻疼痛。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减轻炎症反应,如泼尼松等,但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
3.卵巢炎
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使用止痛药物缓解下腹疼痛等,一般病情恢复后预后较好。
4.胰腺炎
患者需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充液体和营养,使用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如奥曲肽等,同时监测血淀粉酶等指标变化。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儿童患者,治疗时要更加注重护理,保证用药安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于妊娠期女性患者出现流行性腮腺炎,需谨慎使用药物,权衡治疗收益和对胎儿的影响;对于老年人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可能更高,要加强病情监测和综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