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腺样体肥大是婴儿的腺样体因炎症等刺激病理性增生肥大并引发相应症状的病,病因有感染、过敏等,临床表现有局部鼻塞、耳部症状及全身睡眠障碍、发育迟缓等,诊断靠鼻咽镜、影像学检查,治疗有保守(药物、鼻腔护理)和手术,婴儿护理要观察呼吸、规范鼻腔护理,饮食要营养均衡、避刺激性食物,需重视及时就医保障婴儿健康。
一、病因
1.感染因素
婴儿时期上呼吸道感染较为常见,如反复的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炎症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反复刺激腺样体,导致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例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发的扁桃体炎,容易波及腺样体,促使其肥大。
2.过敏因素
若婴儿属于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尘螨等,会引起腺样体的过敏反应,导致腺样体充血、水肿,长期可发展为肥大。过敏反应会使腺样体的淋巴组织增生,进而影响鼻咽部的通气等功能。
二、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鼻塞: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婴儿会出现鼻塞症状,表现为张口呼吸,尤其是在睡眠时更为明显。由于鼻塞,婴儿可能会出现喂养困难,因为吃奶时需要用鼻呼吸,鼻塞会影响婴儿正常吃奶。
耳部症状:腺样体肥大可压迫咽鼓管咽口,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婴儿出现听力下降、耳闷等症状。部分婴儿可能会表现出抓耳、烦躁不安等情况,因为耳部不适影响了其正常状态。
2.全身症状
睡眠障碍:婴儿夜间睡眠时可能会出现睡眠不安、打鼾、呼吸暂停等情况。长期的睡眠障碍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因为生长激素在深度睡眠时分泌旺盛,睡眠不佳会干扰生长激素的分泌。
发育迟缓:由于长期鼻塞导致婴儿通气不畅,身体缺氧,可能会影响婴儿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智力发育可能相对同龄婴儿稍落后等情况。
三、诊断方法
1.鼻咽镜检查:通过鼻咽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腺样体的大小、形态等情况,能清晰看到腺样体是否堵塞后鼻孔以及堵塞的程度。这是一种直观的检查方法,婴儿在检查时可能会有一定的不适,但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腺样体肥大的情况。
2.影像学检查:如鼻咽部X线侧位片、CT等。鼻咽部X线侧位片可以了解腺样体的大小与鼻咽腔的比例关系,CT检查则能更清晰地显示腺样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诊断腺样体肥大及其程度有重要价值。
四、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由感染引起的腺样体肥大,可根据病情使用抗感染药物。如果考虑过敏因素导致,可使用抗过敏药物。但需注意婴儿的特殊体质,药物选择需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婴儿的药物。例如,如果明确是细菌感染导致的相关炎症引发腺样体肥大,可以在医生评估下使用合适的抗生素,但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如果是过敏引起,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过敏症状,从而减轻腺样体的过敏反应。
鼻腔护理:保持婴儿鼻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有助于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鼻塞症状。使用生理盐水时需注意温度适宜,并按照正规的鼻腔护理方法操作,避免损伤婴儿鼻腔黏膜.
2.手术治疗
如果婴儿腺样体肥大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长期分泌性中耳炎、睡眠呼吸暂停等,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一般采用腺样体切除术,手术方式包括传统手术和内镜下手术等.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综合评估婴儿病情,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特殊人群(婴儿)的注意事项
1.护理方面
呼吸观察:家长要密切观察婴儿睡眠时呼吸情况,如发现打鼾、呼吸暂停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因为婴儿不会表达身体不适,家长的细心观察很重要,一旦发现呼吸异常,可能提示腺样体肥大已经影响呼吸功能,需要尽快处理。
鼻腔护理操作规范:进行鼻腔护理时,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损伤婴儿脆弱的鼻腔黏膜。按照正规步骤操作生理盐水滴鼻or喷鼻,防止引发婴儿不适甚至鼻腔黏膜损伤出血.
2.饮食方面
营养均衡:保证婴儿营养摄入均衡,以促进其生长发育,因为腺样体肥大可能影响婴儿营养吸收及生长发育,所以充足合理的营养供给至关重要。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优质奶粉、新鲜蔬菜水果等.
避免刺激性食物:尽量避免给婴儿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上呼吸道黏膜的刺激,进一步加重腺样体的炎症反应.
总之,婴儿腺样体肥大是需要家长重视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现婴儿有相关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以保障婴儿的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