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腮腺炎诊断需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脓液涂片及培养)和影像学检查(B超);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口腔卫生维护、补充水分营养)、抗感染治疗(选敏感抗生素)和局部治疗(热敷、导管冲洗);预防要保持口腔卫生、增强机体抵抗力、及时治疗口腔疾病;特殊人群中儿童要注意药物选择、护理及病情观察,老年人要控制基础疾病、调整用药并加强护理。
一、化脓性腮腺炎的诊断
1.临床表现
患者多有腮腺区疼痛、肿胀,局部皮肤发红、发热,按压腮腺时有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流出。儿童和成人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化脓性腮腺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肿胀区域多较广泛,全身症状可能更明显,如发热等;成人则可能有口腔局部卫生不佳等基础情况相关表现。
可通过观察腮腺部位的症状表现初步怀疑化脓性腮腺炎,但需结合其他检查。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提示有感染存在。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的白细胞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儿童白细胞计数稍高于成人范围时就可能提示感染,需综合判断。
脓液涂片及细菌培养:从导管口挤压出脓性分泌物进行涂片,可发现革兰阳性球菌等致病菌,细菌培养能明确致病菌种类,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3.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可观察腮腺实质内有无脓肿形成等情况,对于判断腮腺组织内部结构变化有帮助,不同年龄患者的腮腺B超表现可能因组织发育等因素有一定差异,如儿童腮腺组织相对较嫩,B超下表现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二、化脓性腮腺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口腔卫生维护:鼓励患者勤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尤其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做好口腔清洁,因为口腔卫生不良是引起化脓性腮腺炎的常见诱因之一,保持口腔清洁可减少细菌滋生,利于炎症控制。
补充水分和营养: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对于儿童要注意合理喂养,保证营养均衡,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炎症恢复。
2.抗感染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为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要注意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儿童使用抗生素需特别谨慎,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并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3.局部治疗
热敷:早期可用温热毛巾热敷腮腺区,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但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儿童皮肤娇嫩,热敷温度和时间需严格把控。
导管冲洗:用生理盐水等冲洗导管,有助于清除导管内的脓性分泌物,保持导管通畅,儿童操作时需更加轻柔,避免造成损伤。
三、化脓性腮腺炎的预防
1.保持口腔卫生
正确刷牙: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儿童可在家长帮助下刷牙,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儿童牙膏。
使用漱口水:可适当使用温和的漱口水,尤其是在口腔卫生较差或有口腔疾病时,但儿童需选择儿童专用漱口水,避免误吞。
2.增强机体抵抗力
合理饮食: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儿童要避免挑食、偏食,保证营养全面,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肉类、蛋类等。
适当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儿童可选择适合其年龄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玩耍等,增强体质,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强度要适中。
3.及时治疗口腔疾病
对于口腔内的龋齿、牙周炎等疾病要及时治疗,因为这些口腔疾病可能导致口腔内细菌滋生,进而引发腮腺感染,儿童口腔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影响颌面部发育等,所以要重视儿童口腔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化脓性腮腺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在治疗中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避免使用对儿童可能有较大副作用的药物,如某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在护理方面,要更加关注儿童的情绪和饮食情况,因为儿童可能因疼痛等原因不愿进食,要采取多种方式保证其营养摄入。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体温、腮腺肿胀等情况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老年人
老年人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且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在治疗化脓性腮腺炎时,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会影响炎症的控制。在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药物代谢减慢,需调整用药剂量或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老年人可能行动不便,要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家人要帮助其做好口腔清洁等护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