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孕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妇科检查、hCG检测、超声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肾功能及传染病筛查等多项内容,通过这些检查全面了解孕妇及胚胎情况,不同个体检查项目侧重点不同,医生会合理安排检查。
一、体格检查
通过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了解孕妇的一般健康状况,不同年龄、体重指数(BMI)的孕妇基础情况不同,BMI异常可能提示后续妊娠相关风险,如肥胖孕妇易出现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
二、妇科检查
1.外阴阴道检查:观察外阴有无畸形、阴道黏膜情况等,了解生殖器官基本状态,如有阴道炎症等情况需进一步评估对妊娠的影响,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阴道微环境可能不同,如长期使用卫生护垫等可能增加阴道炎症风险。
2.宫颈检查:查看宫颈大小、质地等,判断宫颈是否存在病变等情况,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宫颈情况是常规检查内容。
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
1.检测意义:hCG是早期诊断早孕的重要指标,一般受精后6-7天受精卵着床后,hCG开始分泌,随后可通过血液或尿液检测hCG水平,正常妊娠时hCG会隔日翻倍增长,通过监测hCG变化可初步判断胚胎发育情况,不同孕周hCG有正常参考范围,年龄不同的孕妇hCG正常范围可能略有差异,年轻孕妇hCG增长相对更快更规律。
四、超声检查
1.经阴道超声检查:一般在停经5周左右可看到宫内妊娠囊,能明确是否为宫内妊娠,排除宫外孕等情况,对于月经不规律的女性,超声检查时间可能需要相应调整,经阴道超声检查相对经腹部超声检查更早发现宫内妊娠囊,但有阴道出血等情况需谨慎选择。
2.经腹部超声检查:停经6周左右可看到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能了解胚胎发育情况,如胚芽大小、心管搏动是否规律等,不同孕周超声表现有明确标准,肥胖等情况可能影响经腹部超声检查的清晰度。
五、血常规检查
1.血红蛋白:了解孕妇是否贫血,孕期孕妇血容量增加,易发生生理性贫血,不同年龄孕妇对贫血的耐受能力不同,年龄较大孕妇贫血可能对自身和胎儿影响更大,通过血红蛋白水平可评估孕妇营养状况及是否需要补充铁剂等。
2.白细胞:查看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了解有无感染情况,孕期白细胞可能会轻度升高,但若升高明显需警惕感染可能,不同生活方式的孕妇感染风险不同,如经常接触人群密集场所的孕妇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3.血小板:评估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异常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对孕期分娩等有重要影响,有既往血小板异常病史的孕妇需重点监测。
六、尿常规检查
1.尿蛋白:了解肾脏功能,妊娠高血压等疾病可能出现尿蛋白阳性,不同孕周孕妇尿蛋白正常范围不同,有高血压病史的孕妇孕期尿蛋白监测尤为重要。
2.尿糖:排查是否有妊娠糖尿病,孕期肾糖阈降低,尿糖阳性不一定是糖尿病,但需进一步排查,有家族糖尿病史等高危因素的孕妇尿糖检查更应重视。
七、血型检查
1.ABO血型:了解孕妇血型,如为O型血,丈夫为非O型血需警惕新生儿溶血病可能,不同血型组合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风险不同,O型血孕妇需在孕期做好相关监测。
2.Rh血型:明确Rh血型阴性或阳性,Rh阴性孕妇首次妊娠一般影响较小,但再次妊娠时可能发生Rh血型不合溶血,有Rh阴性血型的孕妇需特别关注。
八、肝肾功能检查
1.肝功能: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了解肝脏功能状态,孕期肝脏负担加重,需评估肝脏是否能承受妊娠负荷,有肝脏疾病史的孕妇孕期肝功能监测至关重要。
2.肾功能:查看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评估肾脏功能,妊娠可能加重肾脏负担,有肾脏疾病史的孕妇孕期肾功能监测不容忽视。
九、传染病筛查
1.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等,了解孕妇是否感染乙肝,如为乙肝携带者需评估母婴传播风险及制定相应阻断措施,有乙肝家族史或乙肝接触史的孕妇需常规筛查。
2.丙型肝炎病毒(HCV):筛查是否感染丙肝,丙肝感染可能通过母婴传播,有输血史等高危因素的孕妇需进行丙肝筛查。
3.艾滋病病毒(HIV):筛查是否感染艾滋病,艾滋病可母婴传播,需及时发现并采取阻断措施,有高危性行为等情况的孕妇需常规进行HIV筛查。
4.梅毒螺旋体:筛查是否感染梅毒,梅毒可母婴传播,孕期梅毒筛查有助于及时治疗,预防胎儿感染,有不洁性生活史等情况的孕妇需进行梅毒筛查。
总之,早孕检查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通过各项检查可以全面了解孕妇和胚胎的情况,不同个体根据自身情况可能有不同的检查项目侧重点,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检查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