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有多种症状表现,呼吸系统有咳嗽(不同年龄段特点不同,新生儿可口吐泡沫)、气促(呼吸频率增快、有鼻翼扇动及三凹征等);发热体温可高可低、热型不定,新生儿肺炎体温可不升;全身症状有精神萎靡等精神状态改变、食欲减退;其他系统有消化系统的呕吐腹泻腹胀等、循环系统的心率增快等表现。
一、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
婴儿肺炎初期可能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有痰鸣音。幼儿肺炎咳嗽症状相对明显,咳嗽程度轻重不一,小婴儿可能表现为咳嗽时伴有憋气等表现。例如,部分小儿肺炎患儿会出现频繁的咳嗽,影响日常的睡眠和进食。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刺激咳嗽感受器引起咳嗽反射。
不同年龄段小儿咳嗽特点有所差异,新生儿肺炎咳嗽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口吐泡沫,这是因为新生儿咳嗽反射较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只能以口吐泡沫的形式表现。
2.气促
多在发热、咳嗽之后出现。小儿呼吸频率增快是重要表现,婴儿呼吸频率可达到40-80次/分,幼儿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分。患儿会出现呼吸浅快,部分患儿可伴有鼻翼扇动,严重时可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气促的发生是由于肺部炎症导致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机体缺氧,从而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增加通气量。例如,当肺部有较多炎症病灶时,气体的吸入和呼出受到影响,为了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呼吸频率就会加快。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小儿,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患儿,气促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其心肺功能本身就存在一定问题,肺部炎症会进一步加重心肺负担,导致气促加重。
二、发热症状
1.体温变化
小儿肺炎体温可高可低,多为发热,热型不定,可为不规则发热,也可为弛张热或稽留热。新生儿肺炎、小婴儿肺炎体温可不升或低于正常。一般来说,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发热相对较明显,多为高热,而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发热程度相对较轻。例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常表现为稽留热,体温可高达39-40℃,持续数天;而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肺炎发热多为低热或中等度热。
发热的机制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等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升高,从而出现发热。对于新生儿,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易受环境因素影响,所以新生儿肺炎发热表现不典型,需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三、全身症状
1.精神状态
小儿肺炎时精神状态多有改变,患儿可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等情况。若患儿原本精神较好,突然出现精神差,需警惕肺炎可能。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导致机体缺氧,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例如,婴儿肺炎时,可能会表现为不爱玩耍,对周围环境反应差。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可能会诉说乏力、困倦等。
不同年龄小儿表现不同,新生儿肺炎时可能表现为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拒奶等,这是因为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且缺氧对神经系统影响更为明显。
2.食欲减退
小儿肺炎时大多食欲明显减退,可出现拒食现象。这是由于发热、咳嗽等症状影响小儿的消化功能,同时炎症也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例如,患儿原本进食正常,患肺炎后食量明显减少,甚至完全不想吃东西。对于小婴儿,可能会出现吐奶、呛奶加重的情况,因为食欲减退和消化功能紊乱导致奶液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容易出现吐奶等情况。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小儿,如营养不良的小儿患肺炎时,食欲减退可能更为严重,因为其本身营养状况差,患病后身体恢复能力弱,食欲受影响更大。
四、其他系统表现
1.消化系统症状
小儿肺炎可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如呕吐、腹泻、腹胀等。呕吐多为非喷射性,是因为咳嗽时腹压增加,或炎症累及胃肠道。腹泻可为稀水便,次数不等,腹胀是由于胃肠道功能紊乱,肠道积气所致。例如,部分患儿可能出现一天腹泻3-5次,大便呈黄色稀便,同时伴有腹胀,腹部膨隆。
新生儿和小婴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患肺炎时更容易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因为其胃肠道对炎症等刺激更为敏感,且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炎症易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
2.循环系统症状
严重肺炎可累及循环系统,出现心率增快,婴儿心率可超过160次/分,幼儿心率超过140次/分,可出现奔马律,面色苍白、发灰,口唇发绀等。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同时缺氧也会影响心肌功能。例如,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患儿除了有上述循环系统表现外,还可能出现肝脏短期内迅速增大等表现。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儿,肺炎时循环系统症状可能更为严重,因为其心脏本身存在结构或功能异常,肺炎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