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相关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保证休息、合理饮食)、降压治疗(血压≥160/110mmHg或≥150/100mmHg且有严重脏器损害时进行,以预防严重母儿并发症)、解痉治疗(常用硫酸镁,需依不同孕妇情况监测)、镇静治疗(缓解紧张焦虑等,依孕妇情况选药)、终止妊娠(分胎儿成熟与未成熟情况定时机,方式有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不同年龄孕妇终止妊娠及分娩方式有不同需注意情况)。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建议每日休息不少于10小时,采取左侧卧位,因为左侧卧位可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回心血量,改善子宫胎盘的血供。对于不同年龄的孕妇,休息要求类似,但年龄较小的孕妇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好,但仍需严格遵循休息规定;年龄较大的孕妇身体机能有所下降,更需要通过充足休息来维持身体状态。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如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的,更要强调休息的重要性,帮助调整身体状态。有既往病史的孕妇,如既往有高血压相关病史的,休息有助于稳定身体状况。
2.饮食:应包括充足的蛋白质、热量,不限盐和液体,但对于全身水肿的孕妇应适当限制盐的摄入。不同年龄孕妇的饮食营养需求有一定差异,年轻孕妇可能更注重营养均衡以维持自身和胎儿健康,年长孕妇可能需考虑自身代谢等情况调整饮食中各类营养素比例。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如长期高盐饮食的,需纠正饮食结构,遵循健康饮食原则。有病史的孕妇,如有糖尿病病史的,要注意饮食中糖分的控制等。
二、降压治疗
1.目的:预防子痫、心脑血管意外和胎盘早剥等严重母儿并发症。
2.适用对象:血压≥160/110mmHg的孕妇,或血压≥150/100mmHg且已有严重脏器功能损害的孕妇需要进行降压治疗。对于不同年龄孕妇,在判断是否需要降压治疗时遵循相同血压标准,但年龄较大的孕妇可能本身基础健康状况更易受血压影响,需更谨慎评估。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如长期高盐饮食导致血压易升高的,更要密切关注血压并及时进行降压评估。有病史的孕妇,如既往有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的,需根据具体病史情况综合判断降压治疗方案。
三、解痉治疗
1.常用药物:硫酸镁,是子痫治疗的一线药物,也是重度子痫前期预防子痫发作的预防用药。通过静脉给药等方式使用,其作用机制是镁离子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阻断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信息传导,使骨骼肌松弛。对于不同年龄孕妇,使用硫酸镁时需密切监测血镁浓度等指标,年龄较小的孕妇可能对药物的耐受性等情况与年长孕妇有所不同,需更精细监测。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如孕期仍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使用硫酸镁时需考虑对胎儿的综合影响。有病史的孕妇,如既往有肾脏疾病等病史的,使用硫酸镁要谨慎评估,因为硫酸镁经肾脏排泄,需关注肾功能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四、镇静治疗
1.目的:主要用于缓解孕妇紧张、焦虑情绪,必要时预防子痫发作。
2.常用药物:如地西泮等。对于不同年龄孕妇,使用镇静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程度,年龄较小的孕妇胎儿发育相对更脆弱,需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镇静药物及合适剂量;年龄较大的孕妇自身身体状况对药物的代谢等情况也需考虑。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如孕期有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使用镇静药物时需综合评估对胎儿的风险。有病史的孕妇,如既往有精神疾病病史的,使用镇静药物要格外谨慎,需充分评估药物与既往病史的相互作用。
五、终止妊娠
1.时机:
胎儿已成熟:妊娠≥37周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应考虑终止妊娠。不同年龄孕妇胎儿成熟度的判断有相应的评估方法,年龄较小的孕妇可能需要更精准判断胎儿肺成熟度等情况;年龄较大的孕妇也需根据胎儿发育等综合情况判断。
胎儿未成熟:妊娠26-28周的孕妇,根据病情及母胎情况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是否期待治疗;妊娠28-34周的孕妇,如病情不稳定,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病情仍加重,应终止妊娠;如病情稳定,可以考虑期待治疗,并建议转至有早产儿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如孕期吸烟的,可能影响胎儿成熟度,需更谨慎评估终止妊娠时机。有病史的孕妇,如既往有早产史的孕妇,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需综合既往病史等多方面因素。
2.方式:
阴道分娩:适用于病情控制良好、无产科剖宫产指征的孕妇,需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母儿情况。
剖宫产:适用于有产科剖宫产指征、病情严重不适宜阴道分娩等情况的孕妇。对于不同年龄孕妇,剖宫产的风险和术后恢复等情况有所不同,年龄较小的孕妇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仍需注意术后护理;年龄较大的孕妇可能面临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出现并发症风险相对较高等情况,需加强术后监测和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