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气短可分为心脏源性和肺源性,心脏源性胸闷气短与活动相关、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常伴胸痛等,辅助检查有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肺源性胸闷气短与体位有关、持续时间长且可能进行性加重,常伴咳嗽咳痰等,辅助检查有胸部X线、胸部CT、肺功能检查等,需综合患者病史、症状及辅助检查等多方面,结合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判断是心脏还是肺部原因引起胸闷气短。
一、症状特点方面
(一)心脏源性胸闷气短
1.与活动的关系:多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情况下诱发或加重。例如进行快走、爬楼梯等中等强度活动时,心脏需要更多血液供应,若存在心脏问题,如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血不足,就会出现胸闷气短,休息片刻后可缓解。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年轻人若有先天性心脏病,活动时也会较早出现胸闷气短;老年人本身心脏功能可能减退,活动耐量下降,更易因活动出现心脏源性胸闷气短。
2.持续时间:一般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常持续3-5分钟,很少超过30分钟。但如果是心肌梗死,胸闷气短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且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3.伴随症状:常伴有胸痛,疼痛可位于心前区、胸骨后,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等部位,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还可能伴有心悸、出汗等症状。不同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女性心肌梗死时不典型症状相对更多见,如仅表现为胸闷、上腹部不适等。
(二)肺源性胸闷气短
1.与体位的关系:部分肺源性胸闷气短与体位有关,如端坐呼吸,平卧时加重,坐起后可减轻。这是因为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部淤血,而坐起时重力作用使部分血液转移至下肢,减轻肺淤血,从而缓解胸闷气短。例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同时存在肺部淤血情况,会出现此类表现;对于有肺部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平卧位时气道分泌物引流不畅,也可能加重胸闷气短。
2.持续时间: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且可能呈进行性加重。COPD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胸闷气短会逐渐加重,活动耐量逐渐下降,持续时间也会延长。不同年龄的COPD患者,儿童COPD相对少见,多是由先天性肺发育异常等引起,而成人COPD多与长期吸烟等因素有关,表现出的胸闷气短持续时间及加重情况与吸烟时长等生活方式相关。
3.伴随症状:常伴有咳嗽、咳痰,不同肺部疾病咳痰特点不同。如COPD患者多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急性发作期可转为脓性痰;肺炎患者多有发热、咳脓性痰等表现;支气管哮喘患者多有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咳嗽后可缓解等症状。
二、辅助检查方面
(一)心脏相关检查
1.心电图:可实时记录心脏电活动,有助于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情况。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改变;心肌梗死时可出现ST段抬高、病理性Q波等特征性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心电图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心电图相对成人更易受生长发育等因素影响,而老年人可能存在基础的心电图改变,如ST-T改变等,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2.超声心动图:能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观察心脏各腔室大小、室壁运动情况、射血分数等。例如心脏瓣膜病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可明确瓣膜病变情况;心肌病患者可发现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小儿超声心动图检查需根据儿童特点进行操作,要考虑儿童配合度等因素,而成人超声心动图相对更易获取清晰图像。
3.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部位及程度等。对于临床高度怀疑冠心病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不同年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指征可能有所不同,老年人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高,相对更易达到造影指征。
(二)肺部相关检查
1.胸部X线:可初步观察肺部形态、结构,如肺部有无炎症、占位、气胸、胸腔积液等情况。例如肺炎患者胸部X线可见肺部片状浸润影;气胸患者可见肺组织压缩影。不同年龄胸部X线表现有差异,儿童胸部X线对骨骼等影响需注意,与成人读片侧重点不同。
2.胸部CT:比胸部X线更清晰,能发现更小的病变,对于肺部占位、细微的炎症病灶、气胸的量等观察更细致。如肺部肿瘤患者胸部CT可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不同年龄人群胸部CT检查需考虑辐射剂量等问题,儿童更需谨慎评估检查必要性及辐射防护。
3.肺功能检查:对于评估肺通气功能有重要价值,如FEV/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等指标可用于诊断COPD等疾病。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肺功能检查可发现可逆性气流受限等情况。不同年龄肺功能检查结果判断标准略有不同,儿童肺功能检查需要患儿较好的配合,有相应的儿童肺功能检查判定标准。
三、综合判断
要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特点、辅助检查等多方面情况来判断胸闷气短是心脏还是肺部原因引起。例如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出现胸闷气短,首先考虑心脏源性;而有长期吸烟史,反复咳嗽、咳痰伴胸闷气短的患者,多考虑肺源性。同时,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判断,如年轻女性无明显心脏基础疾病但出现胸闷气短,需考虑是否有神经官能症等情况,但也要排除肺部等其他疾病,需全面细致地进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