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需从多方面调养,生活方式上要作息规律、适度运动;饮食要控盐、合理搭配蔬果、控制脂肪和适量摄入蛋白质;心理要保持平和、通过社交和兴趣爱好缓解压力;要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特殊人群如老年、女性及有基础病史者需根据自身特点加强调养与病情管理。
一、生活方式调养
(一)作息规律
保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至关重要。成年人一般建议每晚睡眠7-9小时。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节,比如夜间人体的血压会有生理性波动,充足睡眠可维持血压等生理指标的稳定。长期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二)适度运动
1.运动方式选择:可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快走适合大多数心脑血管病患者,速度一般控制在每分钟100-120步,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5次。慢跑则要根据自身情况,以微微气喘但能持续交流的强度为宜,初始可从短时间开始逐渐增加。游泳是全身性的运动,对关节压力小,能增强心肺功能,每次游泳时间可控制在30-60分钟。
2.运动注意事项:运动前要进行5-10分钟的热身活动,如活动关节、慢走等,运动后要进行放松活动,避免突然停止运动。对于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评估运动风险后再进行。
二、饮食调养
(一)控制盐分摄入
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进而升高血压。例如,过多的盐分摄入会使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长期如此会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增加动脉硬化等病变的发生几率。
(二)合理膳食结构
1.增加蔬果摄入:每天应保证摄入300-500克蔬菜和200-300克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维生素C、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氧化;膳食纤维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例如,苹果富含果胶等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菠菜等绿叶蔬菜含有丰富的叶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2.控制脂肪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饱和脂肪主要存在于动物油脂、肥肉等中,反式脂肪常见于油炸食品、部分加工食品等。每日膳食中脂肪供能占比应控制在20%-30%,其中饱和脂肪供能应低于10%。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会导致血脂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3.适量摄入蛋白质:可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鱼类、豆类、低脂乳制品等。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深海鱼中的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弹性。豆类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膳食纤维,如黄豆,其异黄酮等成分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三、心理调养
(一)保持心态平和
心脑血管病患者要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愤怒等不良情绪中。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来调节情绪。冥想每次可进行15-20分钟,每天1-2次,能帮助放松身心,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长期的不良情绪会促使体内儿茶酚胺等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失常,不利于心脑血管的健康。
(二)社交与兴趣爱好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培养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下棋等,转移对疾病的过度关注,缓解心理压力,营造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心脑血管的稳定。
四、定期监测与就医
(一)定期监测指标
1.血压监测:心脑血管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一般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每次测量2-3次,取平均值。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若血压出现较大波动或异常升高,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血脂监测:至少每年监测一次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根据血脂情况调整饮食和治疗措施,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时,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脂治疗。
3.血糖监测:若合并有糖尿病,要严格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如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等,以减少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
(二)及时就医
当出现头痛、头晕、胸痛、胸闷、肢体麻木、无力等异常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是心脑血管病情变化的信号,及时就医能尽早明确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在调养时要更加注重安全。运动时要选择平稳的环境,避免在人多拥挤或路面不平整的地方运动。饮食上要注意易于消化,减少胃肠道负担。定期体检要更加频繁,密切关注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
(二)女性患者
女性心脑血管病患者在更年期等特殊时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病情可能会有波动。要关注自身激素变化对心脑血管的影响,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激素相关评估和调养。同时,在选择运动方式和饮食时,要考虑到女性的生理特点,如孕期、哺乳期等特殊阶段的特殊需求。
(三)有基础病史患者
对于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史的心脑血管病患者,要严格控制基础病的病情。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和治疗方案,高血压患者要按时服用降压药物(若有)并监测血压,确保基础病和心脑血管病的病情都能得到良好控制,两者相互影响,共同管理才能更好地保障心脑血管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