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致肺气失宣引发,秋冬等季节多发,有典型及不同人群表现,病因与天气、劳累有关,可通过症状、病史及中医辨证诊断,需与风热、暑湿感冒鉴别,可从生活方式、环境、饮食方面预防。
一、风寒感冒的定义
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属太阳经症,其起因通常是劳累,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多发于秋冬季节。
二、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
发热:一般体温轻度升高,儿童可能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等因素,体温波动情况可能相对复杂,但多呈现出恶寒重、发热轻的特点。
怕冷:患者会有明显的怕冷感觉,即使增加衣物、处于温暖环境中,这种怕冷感也难以迅速缓解,成人及儿童均会出现此类表现。
鼻塞流涕:流清涕较为常见,成人及儿童均可出现,鼻涕质地清稀如水。鼻塞症状可轻可重,儿童可能因鼻塞出现呼吸不畅、吃奶或进食受影响等情况。
头痛身痛:头部会有疼痛感觉,身体肌肉也可能出现酸痛,成人及儿童均会有此感受,儿童可能表述不清,但会表现出哭闹、肢体活动异常等情况。
咳嗽:咳嗽声重,咯痰清稀,成人及儿童均可能出现,儿童咳嗽可能因不会吐痰而表现为喉间有痰鸣音等。
不同人群表现特点
儿童:儿童脏腑娇嫩,风寒感冒时除上述常见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这与儿童脾胃功能相对较弱有关。而且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可能出现体温波动较大的情况,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等。
成人:成人相对儿童脏腑功能相对成熟稳定,但在风寒感冒时,同样会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只是一般消化系统受影响相对较小,但可能因劳累等因素导致感冒症状加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
三、风寒感冒的病因
天气因素
秋冬季节气温较低,若不注意增添衣物,人体容易受到风寒之邪侵袭。儿童由于保暖意识相对薄弱,且体温调节能力不如成人,更易在秋冬季节因天气寒冷而患上风寒感冒。成人在秋冬季节若穿衣过少、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也易引发风寒感冒。
早春或晚秋时节,天气忽冷忽热,温差较大,人体适应不及时,也容易遭受风寒之邪侵犯而患风寒感冒。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在这种气温不稳定的时段都需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劳累因素
过度劳累会使人体正气耗伤,正气不足则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成人长时间过度劳累,如连续加班、高强度体力劳动等,容易在吹风受凉后患上风寒感冒。儿童若过度玩耍、休息不足,也会导致正气相对不足,增加患风寒感冒的风险。比如儿童周末过度玩耍后,若又吹风受凉,就较易出现风寒感冒症状。
四、风寒感冒的诊断依据
症状表现:依据患者出现恶寒重、发热轻、流清涕、鼻塞、头痛身痛、咳嗽咯痰清稀等典型症状。对于儿童,还需结合其具体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表现,如是否有消化系统伴随症状等进行综合判断。
病史及诱因:询问患者是否有吹风受凉史、劳累史等。比如患者明确表示近日有受凉情况,或有过度劳累后吹风的经历,结合症状表现有助于诊断风寒感冒。
中医辨证:从中医角度进行辨证,风寒感冒在舌象上多表现为舌苔薄白,脉象多为浮紧脉等,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综合判断符合风寒感冒的辨证特点。
五、风寒感冒与其他类型感冒的鉴别
与风热感冒的鉴别
症状表现:风热感冒一般发热重、恶寒轻,流黄涕,鼻塞较明显,咳嗽咯黄痰,而风寒感冒是恶寒重、发热轻,流清涕,咳嗽咯痰清稀;风热感冒患者口渴较明显,而风寒感冒口渴不明显或口渴喜热饮。儿童风热感冒时可能发热更高,且可能伴有咽喉红肿疼痛等表现,与风寒感冒的咽喉表现不同。
病因诱因:风热感冒多因外感风热之邪引起,常发生在春夏温热季节,或人体劳累后感受风热之邪;而风寒感冒多因吹风受凉引起,好发于秋冬季节。
与暑湿感冒的鉴别
症状表现:暑湿感冒多发于夏季,有明显的暑湿内盛表现,如发热、身热不扬、头身重痛、胸闷、脘痞、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溏等,而风寒感冒主要以风寒袭表的恶寒重、发热轻等表现为主,一般无明显暑湿内盛的胃肠道等相关表现;儿童暑湿感冒时可能更易出现精神萎靡、纳差等情况,与风寒感冒的表现有明显区别。
病因诱因:暑湿感冒是由于夏季感受暑湿之邪所致,而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侵袭引起,发病季节和病因明显不同。
六、风寒感冒的预防措施
生活方式方面
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儿童要注意背部、腹部的保暖,可适当增添肚兜等。成人在寒冷天气外出时要戴好帽子、围巾、手套等,避免风寒之邪从头部、颈部、手部等部位侵入。
适度运动:成人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增强体质,提高抵御外邪的能力,但要注意运动后不要立即吹风受凉。儿童可进行适合的户外活动,如在天气较好时进行短时间的玩耍,但要避免在大风天气外出。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成人要避免过度劳累,儿童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睡眠充足有助于维持人体正气充沛,降低患病风险。
环境方面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但要注意避免对流风直吹人体。室内温度和湿度要适宜,成人及儿童居住的室内温度一般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40%-60%较为合适。在流感高发季节等特殊时期,可采用空气净化设备等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饮食方面
成人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辛温解表作用的食物,如生姜红糖水等,但要注意适量。儿童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可适当食用温热性质的食物,如小米粥等,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同时要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多吃蔬菜水果等,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