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临床分为5型,第1型由原发冠状动脉事件致血流减少引起,中老年男性及有相关病史者易患;第2型因心肌氧供需失衡导致,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等人群风险高;第3型为突发心源性死亡伴心肌缺血症状,有高危因素人群易发生;第4a型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接受PCI患者可能发生;第4b型与冠状动脉搭桥术相关,有复杂病变等患者易出现;第5型与冠状动脉搭桥术相关支架植入有关,接受CABG的中老年患者中基础疾病多者风险高,各型有不同病理生理表现及相关影响。
一、第1型心肌梗死
1.定义及机制
由原发冠状动脉事件引起,如斑块破裂、裂隙或夹层,导致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减少。这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心肌梗死的大部分。例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斑块内出血或表面破损,诱发血栓形成,完全或部分阻塞冠状动脉,使心肌持续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
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加重,发病风险增加。男性相对女性在中老年阶段更易发生第1型心肌梗死,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压力大等)及性激素等因素有关。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血管内皮损伤更易发生斑块不稳定,从而增加第1型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2.病理生理表现
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发生代谢紊乱,ATP生成减少,细胞膜钠-钾泵功能障碍,细胞内钠、钙潴留,细胞水肿。随后心肌纤维发生凝固性坏死,心肌结构破坏,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二、第2型心肌梗死
1.定义及机制
由心肌氧供需失衡引起,通常是心肌需氧量增加(如心动过速、高血压)或氧供减少(如贫血、低血压、低氧血症)导致。例如,患者本身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在发生严重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肌供氧相对不足,引发心肌梗死;或者在剧烈运动后,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能满足需求,导致心肌梗死。
年龄上,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更易出现。性别差异相对第1型不那么突出,但整体人群中都可能发病。有贫血病史、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低氧血症的患者,发生第2型心肌梗死的风险较高。
2.病理生理表现
心肌氧供氧耗失衡,早期心肌细胞可能处于可逆性损伤阶段,如果及时纠正氧供需失衡情况,可能心肌功能可恢复;但如果失衡持续较久,也会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心脏的泵血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根据心肌缺血坏死的范围和程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表现,如呼吸困难、水肿等,心律失常的发生概率也增加。
三、第3型心肌梗死
1.定义及机制
突发心源性死亡,通常伴有心肌缺血的症状,如胸痛,但因死亡发生迅速,未及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就已死亡。可能是严重的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患者在短时间内发生心脏骤停等情况而死亡。
年龄上,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生可能,尤其是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群。男性和女性在这一型中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有冠心病家族史、长期吸烟等高危因素的人群风险更高。
2.病理生理表现
由于冠状动脉急性严重阻塞,心肌迅速发生缺血坏死,心脏电活动不稳定,极易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等,导致心脏骤停,患者死亡。
四、第4型心肌梗死
1.第4a型心肌梗死
定义及机制
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的心肌梗死。在PCI过程中,可能因冠状动脉内皮损伤、血栓形成等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心肌梗死。例如,PCI操作时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可能损伤血管内皮,诱发血栓形成,阻塞冠状动脉,使心肌缺血坏死。
年龄方面,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年龄跨度较大,从有冠心病需要PCI的中青年到老年患者都可能发生。男性和女性在这一型中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有冠状动脉病变基础的患者风险更高。
病理生理表现
血管内皮损伤后,局部凝血系统激活,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可能受到影响,术后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与PCI操作导致的心肌损伤范围和程度有关。
2.第4b型心肌梗死
定义及机制
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相关的心肌梗死。在CABG过程中,冠状动脉血流重建过程中出现问题,如移植血管堵塞等,导致心肌缺血坏死。例如,移植的血管发生血栓形成或痉挛,使心肌供血中断,引发心肌梗死。
年龄上,接受CABG手术的患者多为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中老年人群。男性和女性在这一型中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心功能较差等情况的患者风险更高。
病理生理表现
移植血管出现问题后,相应区域的心肌缺血坏死,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可能导致术后心功能恢复不佳,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五、第5型心肌梗死
1.定义及机制
与冠状动脉搭桥术相关的支架植入引起的心肌梗死,是由于搭桥手术相关的心肌坏死,通过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和新的影像学证据(如新的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或新的存活心肌丢失)来定义。例如,在CABG术后,由于手术操作对心肌的影响或血管再通过程中的一些因素,导致心肌发生坏死。
年龄上,接受CABG手术的中老年患者居多。男性和女性在这一型中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有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风险更高。
2.病理生理表现
心肌因手术相关因素发生坏死,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密切监测心功能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改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