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常见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后天性心脏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等类型)、风湿性心脏病(有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等类型)、心肌病(有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等)、肺源性心脏病(分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心包疾病(有急性心包炎和缩窄性心包炎)。
一、先天性心脏病
1.定义与成因: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其成因可能与遗传因素、母体妊娠早期感染(如风疹病毒感染)、接触放射性物质、服用某些药物等有关。
2.常见类型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房间隔发育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存在异常通道。儿童时期多无症状,成年后可能出现心悸、气短等表现,可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诊断。
室间隔缺损: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在胚胎时期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小型室间隔缺损可能无症状,大型缺损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超声心动图是主要的诊断方法。
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在出生后未闭合而持续开放,主动脉内血液经未闭的动脉导管流入肺动脉,形成左向右分流。患儿可出现劳累后心悸、气促等症状,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协助诊断。
二、后天性心脏病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1.定义与成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高龄等。
2.常见类型
稳定型心绞痛: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诱发,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一般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通过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可辅助诊断。
不稳定型心绞痛:疼痛发作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休息时也可发作,病情不稳定,有进展为心肌梗死的风险。需要密切监测心电图、心肌标志物等变化。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坏死。患者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常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
(二)风湿性心脏病
1.定义与成因:是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主要病因,寒冷、潮湿等环境因素可诱发。
2.常见类型
二尖瓣狭窄:风湿热导致二尖瓣瓣膜交界处粘连融合,瓣口狭窄。患者早期可无症状,随病情进展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症状,心脏听诊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超声心动图是诊断二尖瓣狭窄的重要方法。
二尖瓣关闭不全:风湿性炎症导致二尖瓣瓣叶、瓣环等结构损害,引起二尖瓣收缩期左心室血液反流至左心房。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可无症状,严重时出现乏力、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脏听诊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因风湿性病变等原因出现狭窄,左心室射血受阻。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等症状,主动脉瓣区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样杂音,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舒张期主动脉内血液反流至左心室,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患者可有心悸、心前区不适等症状,主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三)心肌病
1.扩张型心肌病
定义与成因:主要特征是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中毒、内分泌和代谢紊乱等有关。
表现:患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室腔扩大、射血分数降低等。
2.肥厚型心肌病
定义与成因:以心室非对称性肥厚为解剖特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部分患者由基因突变引起。
表现: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等症状,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室壁肥厚,尤其是室间隔肥厚明显。
3.限制型心肌病
定义与成因:以心室充盈受限为特征,病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紊乱等。
表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心力衰竭症状,心脏听诊可有心音减弱等,心导管检查等可协助诊断。
(四)肺源性心脏病
1.定义与成因: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疾病。常见病因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他如肺间质纤维化、严重的胸廓畸形等也可引起。
2.表现:临床上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可有咳嗽、咳痰、气促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现,失代偿期出现呼吸衰竭(如呼吸困难加重、发绀等)和右心衰竭(如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等),通过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辅助诊断。
(五)心包疾病
1.急性心包炎
定义与成因: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病因包括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
表现:患者可出现胸痛,疼痛性质多为尖锐性,可伴有发热、心悸等症状,心包摩擦音是急性心包炎的特异性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2.缩窄性心包炎
定义与成因:心包慢性炎症导致心包增厚、粘连甚至钙化,使心脏舒张受限。多由结核性心包炎等引起。
表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腹胀、下肢水肿等体循环淤血的症状,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心包增厚等改变,心导管检查可显示心室舒张期压力波形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