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是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阵发性下腹痛等,病因有胚胎、母体、父亲及环境因素,通过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需与难免流产等鉴别,处理包括一般处理、药物治疗等,高龄、有不良孕产史及患基础疾病孕妇有特殊考虑。
临床表现
阴道流血: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开始时绒毛与蜕膜分离,血窦开放,即开始出血。当胚胎完全分离排出后,子宫收缩,血窦闭合,出血停止。早期流产的全过程均伴有阴道流血;晚期流产时,胎盘已形成,流产过程与早产相似,胎盘继胎儿娩出后排出,一般出血不多。
腹痛:早期流产出现阴道流血后,胚胎分离及宫腔内存有的血块刺激子宫收缩,出现阵发性下腹痛,特点是阴道流血往往出现在腹痛之前。晚期流产则先有阵发性子宫收缩,然后胎盘剥离,故阴道流血出现在腹痛之后。
病因
胚胎因素: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60%。染色体异常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数目异常如三体、单体等;结构异常如染色体易位、倒位等。
母体因素
全身性疾病:孕妇患严重感染、高热疾病,细菌毒素或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引起胎儿死亡;孕妇患严重贫血或心力衰竭可致胎儿缺氧;孕妇患慢性肾炎或高血压,胎盘发生梗死也可引起流产。
生殖器官异常:孕妇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宫腔粘连、子宫肌瘤等可影响胚胎着床发育而导致流产。
内分泌异常:如黄体功能不全,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分泌孕酮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和黄体期缩短,影响受精卵着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等也可导致流产。
强烈应激:妊娠期严重的躯体不良刺激(如手术、直接撞击腹部、性生活过频等)或过度紧张、焦虑、恐惧、忧伤等精神创伤可导致流产。
父亲因素:精子的染色体异常可使胚胎染色体异常,从而导致流产。
环境因素:过多接触甲醛、苯、铅等化学物质和放射线等物理因素可引起流产。
诊断
病史: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妊娠史、月经史、本次妊娠后阴道流血、腹痛等情况。
体格检查:测量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检查有无贫血及感染征象。妇科检查注意宫颈是否扩张,羊膜囊是否膨出,有无妊娠物堵塞宫颈口,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是否相符等。
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较腹部超声准确性高,可观察到胎囊形态、有无胎心搏动等,从而判断胚胎或胎儿是否存活,还可协助诊断流产类型。
妊娠试验:多采用早早孕试纸法或血β-HCG测定,若连续测定均呈下降趋势,提示流产不可避免。
孕激素测定:测定血孕酮水平,可协助判断先兆流产的预后。
鉴别诊断
难免流产:由先兆流产发展而来,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下腹痛加剧,或出现阴道流液(胎膜破裂)。妇科检查宫颈口已扩张,有时可见胚胎组织或胎囊堵塞于宫颈口内,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基本相符或略小。
不全流产:难免流产继续发展,部分妊娠物排出宫腔,还有部分残留于宫腔内或嵌顿于宫颈口处,或胎儿排出后胎盘滞留宫腔或嵌顿于宫颈口,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大量出血,甚至发生休克。妇科检查见宫颈口已扩张,宫颈口有妊娠物堵塞及持续性血液流出,子宫小于停经周数。
完全流产:妊娠物已全部排出,阴道流血逐渐停止,腹痛逐渐消失。妇科检查宫颈口已关闭,子宫接近正常大小。
异位妊娠:异位妊娠也可出现阴道流血,多为少量不规则阴道流血,色暗红或深褐,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少数患者阴道流血量较多,类似月经,阴道流血可伴有蜕膜碎片排出。异位妊娠多有腹痛,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当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妇科检查宫颈举痛或摇摆痛明显,输卵管妊娠时可在子宫一侧触及边界不清、触痛明显的包块。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异位妊娠时宫腔内无妊娠囊,而在子宫外可见妊娠囊或胎心搏动。
葡萄胎:葡萄胎也可表现为停经后阴道流血,一般在停经8-12周左右开始有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时出时停,反复发生,逐渐增多。部分患者可伴有妊娠呕吐,且较正常妊娠严重,出现时间早。妇科检查子宫大于停经周数,质地变软,血清β-HC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相应孕周。超声检查可见宫腔内“落雪状”或“蜂窝状”图像,无妊娠囊及胎心搏动。
处理
一般处理:应多休息,禁止性生活,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
药物治疗
黄体功能不全者:可肌内注射黄体酮注射液,也可口服地屈孕酮等。
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可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
评估与随访:经治疗后,若阴道流血停止,超声检查提示胚胎存活,可继续妊娠。若临床症状加重,超声检查发现胚胎发育不良,血β-HCG持续不升或下降,表明流产不可避免,应终止妊娠。
特殊人群考虑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发生先兆流产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随着年龄增加,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异常的概率增加。高龄孕妇出现先兆流产时,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胚胎情况,在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时要充分考虑孕妇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压力,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医学指导。
有不良孕产史孕妇:此类孕妇再次发生先兆流产的风险较高,在孕期要加强监测,包括更频繁的超声检查、血β-HCG和孕酮等指标的监测。在处理上要更加积极,但同时也要充分与孕妇沟通,让其了解可能的风险和预后情况。
患有基础疾病孕妇: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孕妇出现先兆流产时,需要在内科和产科医生的共同协作下进行处理。要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兼顾先兆流产的处理,例如糖尿病孕妇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对妊娠的不良影响,同时针对先兆流产进行相应的保胎或终止妊娠等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