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由SARS-CoV引起,冠状病毒包含多个属,非典与不同冠状病毒在分类、流行病学特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有别)、临床症状、诊断检测、治疗、预防方面均存在差异,需分别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防控等措施。
一、病毒分类方面
1.非典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从病毒分类学角度看,冠状病毒包含多个属,而非典对应的是其中特定的SARS-CoV属的病毒。
二、流行病学特点方面
1.传染源
非典: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尤其是症状明显的患者传染性较强。
冠状病毒:除了一些引发严重疾病的冠状病毒外,还有一些冠状病毒可以在动物与人之间传播,例如部分冠状病毒的原始宿主可能是蝙蝠等动物,然后通过中间宿主传播给人类,而且一些常见的普通冠状病毒可能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其传染源包括携带病毒的人等,不过普通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通常症状相对较轻,如引起普通感冒的部分冠状病毒,传染源主要是感染的患者。
2.传播途径
非典: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
冠状病毒:传播途径多样,除了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外,部分冠状病毒还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的情况。比如SARS-CoV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而像2019-nCoV(属于冠状病毒)除了飞沫、接触传播外,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普通冠状病毒引起普通感冒时,主要也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3.易感人群
非典:人群普遍易感,但多见于青壮年,老人和儿童等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也有感染风险,但发病率相对青壮年可能有差异。
冠状病毒:不同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有所不同。普通冠状病毒引起普通感冒时,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发病。而像2019-nCoV感染时,一般人群普遍易感,不过老年人等基础疾病较多的人群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相对更高,儿童也可能感染,但症状相对成人可能较轻,但也有少数重症病例报道。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感染时,人群普遍易感,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
三、临床症状方面
1.非典:潜伏期一般为1-16天,通常为3-5天。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畏寒、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随后可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部分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2.冠状病毒:不同类型的冠状病毒临床症状差异较大。普通冠状病毒引起的感冒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病程较短,预后良好。而像MERS-CoV感染后,临床表现差异较大,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轻微呼吸道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如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可进展为急性呼吸衰竭等,死亡率相对较高。2019-nCoV感染后,临床表现多样,多数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以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为主要表现,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四、诊断与检测方面
1.非典:诊断需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实验室检查方面,早期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等。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核酸等,还可以进行血清学检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等。
2.冠状病毒:对于不同的冠状病毒检测方法类似,都包括病毒核酸检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样本中的病毒核酸来确诊是否感染相应冠状病毒。血清学检测也可用于检测特异性抗体,如IgM抗体多在感染早期出现,IgG抗体在感染后期逐渐升高。例如检测2019-nCoV时,通过采集患者的鼻咽拭子、痰等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是重要的诊断手段。
五、治疗方面
1.非典:目前对于非典的治疗主要是支持对症治疗,比如针对呼吸困难进行氧疗等呼吸支持治疗,对于合并感染等情况使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等。
2.冠状病毒:不同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也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对于普通冠状病毒引起的感冒,主要是缓解症状,如使用解热镇痛药缓解发热、头痛等症状,使用止咳祛痰药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对于像2019-nCoV感染的重症患者,需要进行更积极的呼吸支持等治疗,目前也在探索一些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但总体治疗主要还是围绕支持患者的各器官功能,让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清除病毒。对于MERS-CoV感染,治疗也是以对症支持为主,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
六、预防方面
1.非典:预防主要是采取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比如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等。
2.冠状病毒:预防措施类似但针对不同冠状病毒有不同侧重点。对于普通冠状病毒引起的感冒,日常要注意手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保持社交距离等。对于像2019-nCoV等引起严重疾病的冠状病毒,除了上述措施外,还需要加强对传染源的管控,如对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严格管理,加强公共场所的消毒等。在人群聚集场所要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做好通风换气等。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老年人本身免疫力相对低下,儿童呼吸道防御功能不完善,更要加强防护,老年人外出时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儿童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要做好监护和防护工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