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癣即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的特应性皮炎,与广义湿疹在定义、发病部位、皮疹、病因、诊断、治疗护理及预后等方面有区别,奶癣主要发于婴儿头面部,有其特殊皮疹表现,与婴儿自身、遗传、食物、环境等因素相关,治疗护理需保湿等且多数随年龄增长可好转;湿疹可发于任何部位,病因更复杂,治疗护理因情况而异,预后个体差异大。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任何年龄、任何部位都可发病,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发病部位特点
奶癣:主要好发于头面部,尤其是面颊部、额部,也可蔓延至颈部、肩部、躯干、四肢等部位,严重时全身均可受累,婴儿头面部皮损表现相对有其特点,比如眉区、scalp(头皮)部位容易受累,且由于婴儿头面部皮肤薄嫩,症状表现可能更具特殊性。
湿疹: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如手部湿疹多与接触外界刺激物有关,表现为手部干燥、暗红斑、局部浸润肥厚等;小腿湿疹常与下肢静脉回流不畅等因素相关,多有皮肤粗糙、色素沉着等表现,不同部位的湿疹因局部皮肤特性及接触刺激等情况不同,症状表现会有一定差异。
皮疹特点
奶癣:婴儿湿疹急性期皮疹以红斑基础上的密集小丘疹、丘疱疹为主,有明显渗出倾向,若继发感染可出现脓疱等;亚急性期红肿和渗出减轻,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慢性期则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肥厚、苔藓样变,由于婴儿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皮疹表现相对更偏向于细腻的多形性皮疹,且因婴儿搔抓等情况,皮疹形态可能不太典型但以上述多形性表现为主要特征。
湿疹:急性期湿疹根据部位不同皮疹表现有差异,但总体都是以丘疱疹为主伴渗出;亚急性期同样是渗出减少,以小丘疹、鳞屑、结痂为主;慢性期也是皮肤肥厚、苔藓样变等,但不同年龄及不同发病部位的湿疹,其皮疹细节会有不同,比如成人手部慢性湿疹可能因经常接触水等,皮肤肥厚程度、苔藓样变的表现与婴儿奶癣慢性期会有不同,成人湿疹可能苔藓样变更明显、皮肤纹理增粗更显著等。
病因差异
奶癣(婴儿湿疹):与婴儿自身因素密切相关,婴儿皮肤角质层薄,毛细血管网丰富,表皮和真皮连接处疏松,屏障功能差,易受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刺激;遗传因素在婴儿湿疹中起重要作用,如果父母有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婴儿患奶癣的风险增高;此外,食物过敏是婴儿湿疹常见诱因,比如对牛奶、鸡蛋、鱼虾等食物中的蛋白质过敏,还有环境因素,如接触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等过敏原,或者环境温度、湿度不适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婴儿湿疹。
湿疹:内因方面包括遗传因素,若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史,个体患湿疹风险增加;免疫异常,如Th1/Th2细胞失衡等免疫机制参与湿疹发病;系统性疾病,像内分泌失调、慢性感染病灶等可能引发湿疹;外因方面,接触各种外界刺激物质,如化学洗涤剂、化妆品、某些植物、动物皮毛等,气候变化,过度干燥或潮湿的环境,紫外线照射,搔抓、摩擦等机械性刺激等都可诱发或加重湿疹。
诊断与鉴别
奶癣(婴儿湿疹):主要根据婴儿头面部等好发部位的典型皮疹表现,结合婴儿年龄、家族过敏史等进行诊断,一般婴儿出生后1-6个月发病,头面部多形性皮疹等特点,同时需要排除其他类似皮疹的疾病,如接触性皮炎等,接触性皮炎多有明确接触史,皮疹局限于接触部位,形态相对单一。
湿疹: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皮疹特点、发病部位等综合判断,需要与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疾病鉴别,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如头面、胸背等,皮疹表现为暗红色斑片,上覆油腻性鳞屑;接触性皮炎有接触致敏物史,皮疹与接触部位一致,有明确的接触史可寻;神经性皮炎多见于成人,有阵发性剧痒,皮疹典型表现为苔藓样变,多发生在颈部、肘部、腰骶部等部位,与湿疹的发病年龄、皮疹演变过程等有不同之处。
治疗与护理重点
奶癣(婴儿湿疹):治疗上应遵循保湿、修复皮肤屏障为基础,轻度湿疹可外用弱效糖皮质激素乳膏等,如病情需要还可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明确牛奶过敏的婴儿需改用深度水解蛋白或氨基酸配方奶粉;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洗涤,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选用温和的婴儿沐浴产品,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霜,保持皮肤湿润。由于婴儿皮肤娇嫩,在治疗用药时需格外谨慎,尽量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药物,且用药面积不宜过大,遵循医生指导使用。
湿疹:治疗根据分期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不同治疗方法,急性期无渗出或渗出不多时可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渗出多时用3%硼酸溶液等湿敷;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等;慢性期可选用强效糖皮质激素软膏等,同时可配合口服抗组胺药物止痒等。在护理方面,不同年龄湿疹患者护理有差异,成人湿疹患者要注意避免接触工作、生活中的可疑过敏原,注意皮肤保湿,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儿童湿疹患者除了上述护理外,要注意避免搔抓,可剪短患儿指甲等,防止因搔抓导致皮疹加重或继发感染等,总之湿疹患者都需要注意避免各种诱发和加重因素,以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预后情况
奶癣(婴儿湿疹):多数婴儿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屏障功能逐渐完善,到2岁左右多数奶癣会逐渐减轻或痊愈,少数可能会延续为儿童期或成人期特应性皮炎,但总体婴儿期奶癣预后相对较好,不过在婴儿期需要精心护理和适当治疗来缓解症状,减少不适。
湿疹:预后因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及是否有效规避诱因等不同而不同,部分湿疹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和避免诱因后可临床治愈,但容易复发;有些慢性顽固性湿疹可能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一些因职业等因素长期接触刺激物的湿疹患者,预后相对较差,需要长期管理来控制病情。
总之,奶癣是婴儿时期特殊类型的湿疹,在定义、发病部位、皮疹、病因、诊断、治疗护理及预后等方面与广义的湿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准确识别和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