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压高的患者可通过饮食调整(增加钠盐摄入、保证充足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生活方式调整(适度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来改善,要定期监测血压,若生活方式调整后舒张压仍高或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评估并做相关检查制定治疗方案,不同年龄人群有不同监测血压频率及就医要求,有基础疾病者需综合治疗。
一、饮食调整
1.增加钠盐摄入:对于低血压高(即舒张压高为主的高血压)患者,适当增加钠盐摄入有助于升高血压,从而使舒张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要注意适量,一般建议每日钠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研究表明,合理增加钠盐摄入可通过影响体内的钠-水平衡等机制对舒张压产生调节作用。例如,一些轻度舒张压升高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富含钠的食物(如适量食用腌制食品,但不宜过量)后,舒张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不过,对于伴有心、肾等疾病的患者,钠盐摄入需严格遵循医生的个体化建议,因为过多钠盐摄入可能加重心、肾负担。
2.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摄入优质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研究发现,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可以维持血管的正常弹性等,对血压调节有一定益处。以鱼类为例,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可能对舒张压的控制起到积极作用。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病史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一般成年人每日每千克体重可摄入1-1.2克优质蛋白质。比如,一位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每日优质蛋白质摄入量可控制在60-72克左右,可通过合理搭配多种食物来满足需求。
3.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其中,钾元素对于血压调节有重要作用,蔬菜水果中如香蕉、菠菜、西兰花等富含钾。钾可以促进钠的排出,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例如,香蕉中每100克含钾约256毫克,适量食用香蕉等富含钾的蔬菜水果,有助于维持体内钾钠平衡,对舒张压的降低有帮助。一般建议每日蔬菜摄入量不少于500克,水果摄入量在200-300克左右。不同年龄的人群对蔬菜水果的摄入需求略有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保证足够的蔬菜水果摄入以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可将蔬菜水果适当加工,如做成蔬菜泥、水果汁等,以保证摄入。
二、生活方式调整
1.适度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对舒张压高的患者有益。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可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有助于降低血压。例如,快走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有氧运动,每周坚持快走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可观察到舒张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患者运动方式和强度需个体化。年轻人身体状况较好的可以选择慢跑等强度稍高的运动,但要注意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放松;老年人则更适合快走、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以自我感觉微微出汗、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有病史的患者,如患有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运动前需咨询医生,根据自身病情制定合适的运动方案。
2.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控制舒张压非常重要。体重超标尤其是肥胖是导致舒张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控制体重,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2之间。对于超重或肥胖的舒张压高患者,每减轻10%的体重,舒张压可下降5-20mmHg。例如,一位BMI为30的患者,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将体重逐渐降低到BMI正常范围,舒张压会有明显改善。不同年龄的人群控制体重的目标略有不同,但总体原则是保持健康体重。儿童和青少年要避免过度肥胖,通过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来维持正常体重;成年人则要定期监测体重,根据体重情况调整生活方式;老年人也要注意维持适当的体重,避免因体重过重增加心血管负担。
3.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升高血压,包括舒张压。所以舒张压高的患者必须戒烟。饮酒过量也会使血压升高,对于舒张压高的患者,应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例如,男性每日饮用啤酒不超过750毫升,或葡萄酒不超过250毫升,或38度白酒不超过50毫升;女性相应减半。戒烟限酒对于各个年龄、性别和病史的患者都至关重要,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戒烟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血压的控制;对于有饮酒习惯的患者,限制饮酒量能减少酒精对血压的不良影响。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更要严格限制饮酒。
三、定期监测与就医
1.定期监测血压:舒张压高的患者要定期监测血压,建议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测量血压,至少早晚各测量一次。通过定期监测血压,可以了解血压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或就医。例如,通过连续一周的血压监测,能够更准确地掌握自己的血压波动规律。不同年龄的患者监测血压的频率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儿童如果没有血压异常相关的家族史等情况,一般不需要常规监测血压,但如果有头晕等不适症状则需及时测量;成年人应至少每年测量一次血压,舒张压高的患者则需要更频繁地监测;老年人由于血压波动较大,更要密切监测血压,建议每周监测2-3次,并做好记录。
2.及时就医:如果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后,舒张压仍然持续升高,或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可能会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明确是否存在其他导致舒张压升高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糖尿病、肾脏疾病等的舒张压高患者,更要及时就医,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血压的控制,需要综合治疗。例如,糖尿病患者合并舒张压高时,需要同时控制血糖和血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