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

来源:民福康

体位性低血压是体位改变时出现血压异常下降及相关症状的现象,发病机制与调节机制障碍等有关,有年龄、生活方式、疾病、药物等危险因素,有典型及不同人群表现,通过测血压等诊断,可非药物(生活方式、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特殊人群需针对性处理。

发病机制

人体的心血管系统有复杂的调节机制来维持血压稳定。当从卧位变为站立位时,由于重力作用,血液会向下肢分布,静脉回流减少,心脏前负荷降低,正常情况下通过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同时外周血管收缩,以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而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这种调节机制出现障碍,可能是因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等神经系统疾病可影响自主神经对心血管的调节)、血容量不足(如脱水、失血、长期卧床后突然起立等)、药物因素(如降压药、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等可影响血压调节)等原因,导致血压不能及时调整,出现明显下降。

危险因素

年龄因素:老年人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较高。随着年龄增长,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逐渐衰退,心血管系统对体位变化的调节能力下降;而且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疾病也会影响血压调节机制,同时老年人服用的药物种类相对较多,增加了药物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可能性。例如,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0%-30%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相关问题。

生活方式因素:长时间站立、过度出汗、大量饮酒等都可能诱发体位性低血压。长时间站立会使血液更多地淤积在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过度出汗会导致血容量减少;大量饮酒会扩张血管,影响血管的收缩功能,从而影响血压的稳定。另外,长期卧床的人突然起立也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因为长期卧床使心血管调节功能减退,肌肉萎缩导致静脉回流能力下降等。

疾病因素:许多疾病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如糖尿病会损害自主神经,影响神经对血管的调节;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会干扰自主神经功能;心血管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对体位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会影响激素对血压的调节等。例如,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中,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会明显升高。

药物因素:多种药物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常见的有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等,它们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血压,可能影响血压的调节平衡;抗精神病药物如吩噻嗪类,会阻断α受体,导致血管扩张;抗抑郁药中的三环类抗抑郁药也可能影响血压调节;还有硝酸酯类药物,会扩张血管,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风险。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主要是在体位改变后迅速出现头晕、眼前发黑,严重时会站立不稳、摔倒,还可能伴有心慌、恶心等症状。例如从蹲位突然站起时,马上出现头晕不适。有些患者可能只是感觉轻微的头重脚轻,而严重的患者会发生晕厥,导致摔伤等意外。

不同人群表现差异:老年人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因为头晕、乏力等导致行动迟缓,增加跌倒骨折等风险;儿童相对较少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但如果是先天性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等疾病导致的,可能在站立后出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表现;女性在生理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由于激素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相关症状,如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产后血容量急剧变化等都可能影响血压,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诊断方法

测量血压:常用的方法是测量卧位和站立位的血压。一般要求患者先平卧5分钟以上,测量卧位血压,然后迅速站立,在站立后1分钟和3分钟时分别测量血压。如果站立后收缩压较卧位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同时伴有相应症状,即可考虑体位性低血压。

排查相关疾病:医生会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既往疾病史等。还可能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血常规检查了解是否有贫血导致血容量不足;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查排查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检查,如卧立位心率变化、竖毛反射、皮肤划痕试验等,评估自主神经功能是否正常;对于怀疑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可能需要进行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

治疗与预防

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缓慢改变体位,避免突然站起、久坐或久蹲后突然站起;增加盐的摄入,有助于增加血容量,但要注意适量,一般每天可增加2-4克盐的摄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改善心血管调节功能,如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可进行下肢肌肉的屈伸活动等康复训练,促进静脉回流。

饮食调整: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因为进食后血液会更多地分布到胃肠道,影响血压调节;增加液体摄入,每天保证足够的饮水量,一般建议1500-2000毫升,但要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可少量多次饮用;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增强身体抵抗力。

药物治疗:如果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能会考虑使用药物治疗,但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评估风险和收益。例如,氟氢可的松是一种盐皮质激素,可增加水钠潴留,升高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但使用时要监测电解质等指标;米多君是一种α受体激动剂,可通过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但可能会引起卧位高血压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要谨慎。

对于特殊人群:老年人在调整体位时要更加缓慢,家属应在旁边协助,防止跌倒;糖尿病患者在调整治疗方案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和血压,因为血糖波动也可能影响血压,且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病变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更需要谨慎处理;妊娠期女性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时,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休息时可适当抬高下肢,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且注意盐的合理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处理;儿童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相对较少,若发生,多与先天性疾病等有关,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处理,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血压调节的药物,以儿童舒适度为标准进行非药物或安全的治疗调整。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正常水平,即收缩压小于90mmHg或(和)舒张压小于60mmHg。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低血压要注意些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低血压的病人要注意饮食,以及营养的摄入,可以适当的补充滋补品。建议在饮食方面,每日要吃3到5颗红枣,能喝红糖水,在饮食中建议可以适当的增加盐的摄入量,并且可以提高高蛋白的摄入。在运动方面,建议经过正规的训练,以及坚持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并且低血压期间防止减肥,要生活作息有规律,保证睡眠的质量。严
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是什么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高血压突然变成低血压的原因:首先考虑是否调整了降压药的剂量,降压药用量过度可以造成低血压。此外,季节的变化也可能造成血压的变化,如夏季血管扩张致血压偏低,而冬季血管收缩血压偏高。此外明确是否表现出了心肌梗死,当表现出心肌梗死后,心肌收缩力下降,射血功能降低,造成血压下降。还有一种可能是表现出了脑血管
低血压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导致低血压高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原发性高血压,例如年龄大,还有就是男性人群,此外也可能是一些危险因素,比如肥胖,平时暴饮暴食,不运动,久坐办公室此外性格容易暴躁,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也有可能会导致低血压高。再者就是继发性高血压,多见于某些疾病,比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血管狭窄。也
低血压偏高有什么危害?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低血压高是舒张期高血压,这也是高血压的一种,它的危害有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在心脏方面可以造成左心室肥厚扩大,最终造成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所以可以造成冠心病、心绞痛、心梗、高血压心脏病等。长时间高血压可形成小动脉的微动脉瘤,血压急剧升高,可造成脑出血,而且高血压也
低血压大于90的危害?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低血压大于90应当是低压大于90mmHg的意思,其危害包括:1、对血管的损害。会造成全身大动脉、小动脉、微循环毛细血管的病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静脉顺应性减退,最重要的是可以造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2、心脏。可以造成左心室肥厚和扩张,最终会造成心力衰竭,心律失常。3、脑。使脑血管发生缺
颈椎病会引起低血压吗?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颈椎病可能会引起低血压,因为颈椎病的患者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会受到压迫,交感神经受刺激后就会引发一些心血管疾病,所以就有可能会引发低血压。但是颈椎病和血压的直接联系并不大,患者如果出现低血压的情况,则可能是因为患者存在贫血或者低血糖等情况。颈椎病的患者最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现象,因为颈椎病压迫患者的神经导
孕期低血压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李巍巍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孕期低血压如果孕妇没有明显的症状,那么对胎儿是没有影响的,不过孕期低血压如果表现出了头晕、呕吐,甚至是休克症状时会影响胎儿发育,很有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缺血、缺氧。其次孕妇低血压时体内的血液循环也会变慢,身体代谢能力差,很容易生病。
低血压的范围值是多少?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低压正常应当在60~90毫米汞柱之间,如果低于60毫米汞柱是属于低血压;高于90毫米汞柱是属于高血压。如果血压有一些偏高或者偏低,可以经过饮食和运动调理,如果高的比较多或者低的比较多,应当服用药物治疗,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做一些有氧运动。
低血压高可以献血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低血压高是不可以献血的。因为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并且没有任何疾病的人群才可以进行献血。除此之外,体质差、营养不良以及心脏病等表现的病人也是不可以献血的,避免发生昏厥等严重的不良反应。还需要注意的是,病人如果想要献血,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进行体育锻炼等,并且要注意饮食均衡,更要少抽烟少喝酒,为献血做好充足的
低血压范围多少正常?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一个人的血压其收缩压在90到140毫米汞柱之间,同时舒张压在60到90mmHg之间,是属于正常范围。要是是血压大于140/90毫米汞柱,并且检查超过了三次以上,那就叫作高血压。要是表现出高血压时是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的,因此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要是一个人的血压低于90或者是60毫米汞柱,就称为低血压
怎么判断高血压还是低血压
孙宁玲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低血压实际上就血压低于90/60mmHg,但是低血压跟休克不是一个概念,有些人90/60mmHg是耐受的,而有些人90/60mmHg是不能耐受的。高血压是大于等于140/90mmHg,所以这是两个中间有一个界限,这个界限一般人都可以达到,但是对于高龄老年,大于80岁的老年人,对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血压是不能太低。一般的界限,高压是在
低血压患者吃什么好
吴华芹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低血压病人适当可以摄入咸食品、钠盐,钠可以提高血压水平,改善头晕、乏力、困倦。第二、低血压病人尽量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高蛋白食物,比如瘦肉、鱼、蛋、鸡蛋,增加营养,提高自身体质。第三、患者可以借助补益气血、温补脾肾的中药,提高血压。平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包括大枣、核桃,还有中药生黄芪、党参、当归、灵芝、阿胶。适当摄入可以提高血压水平,改善低
怎么判断高血压还是低血压
赵虹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判断是否有血压升高或者血压下降,最主要测量方法是血压计来测量。测量时一定要采取坐位,而且血压计绑方法要正确,上臂位置要和心脏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测量一定要在安静状态下进行测量。如果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认定是高血压。如果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判定为低血压。
女性低血压有什么危害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女性低血压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多数不会造成危害。但是有部分人群会影响机体状态,容易出现头晕、乏力、心慌、心悸,甚至晕厥等不适症状发生。女性低血压及时查找原因,如果没有症状排除器质性疾病问题不大,如果是营养不良、贫血或者其他疾病导致,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适当增加营养。
低血压高于100怎么办?
于昆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低血压即收缩压,应该在90毫米汞柱以下。如果已经达到100毫米汞柱,则属于二级高血压的水平,需要进一步做治疗。首先是生活方式的改善,患者要限盐,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得超过六克,还要戒烟限酒,减少脂肪的摄入,适当的补充蛋白质,还要减轻体重,适当的运动。如果以上方式都没有改善高血压,则要采取一定的药物治疗,具体吃哪一种药物需要去医院问诊医生。
低血压高于100怎么办?
曾宁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低压达到100毫米汞柱,也属于高血压病的一种类型,被称为二级高血压。一般多见于相对年轻的患者,而且还容易合并有肥胖、高脂血症、血糖代谢异常等。出现这种血压,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尽量以低盐、低脂、低糖的食物为主。戒烟、戒酒、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减轻体重,对于控制血压具有明显的益处。必要的时候可以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可以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