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冠心病需从多方面着手,合理饮食要控制脂肪、胆固醇、盐分摄入,增加蔬果;适量运动要保证频率与方式,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吸烟者积极戒烟,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25g、女性不超15g;控制体重,BMI维持18.5-23.9kg/m2且关注腰围;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者血压达标、糖尿病者血糖达标、血脂异常者血脂控制达标;还要心理调节,减轻压力、保持良好心态。
一、合理饮食
1.控制脂肪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每日膳食中饱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应低于总能量的10%。动物内脏、肥肉等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应少食。例如,猪肉、牛肉等红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高,可选择鸡肉、鱼肉等白肉替代部分红肉,鱼肉尤其是深海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有益。
2.限制胆固醇摄入: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小于300mg。蛋黄、动物脑等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要适量食用,每周吃鸡蛋不宜超过3-4个。
3.增加蔬果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每日摄入量应不少于500g,水果200-350g。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如苹果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降低冠心病风险;菠菜等绿叶蔬菜含有丰富的叶酸等营养成分。
4.控制盐分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g,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如咸菜、腌肉等,减少钠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降低冠心病发生风险。
二、适量运动
1.运动频率: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中等强度运动的判断标准是运动时心率达到(220-年龄)×60%-70%。对于年龄较大的人群,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比如50岁的人,中等强度运动时心率应维持在(220-50)×60%=102次/分钟到(220-50)×70%=119次/分钟之间。
2.运动方式:可选择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对于老年人或关节不好的人,游泳是比较好的运动方式,因为它对关节的冲击力较小,同时能锻炼心肺功能。而年轻人可以选择慢跑等更具强度的运动。运动时要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避免突然进行剧烈运动,运动前要进行5-10分钟的热身活动,运动后进行放松活动。
三、戒烟限酒
1.戒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吸烟者应积极采取戒烟措施,包括使用戒烟药物(如尼古丁贴片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参加戒烟小组等。对于有吸烟史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尽快戒烟,减少烟草中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对血管内皮的损伤,降低血管炎症反应,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生几率。
2.限酒: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酒精量的计算方法为:饮酒量(ml)×酒精浓度(%)×0.8=酒精量(g)。过量饮酒会升高血压、血脂,增加心律失常等风险,进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可能。例如,38度的白酒,男性每日饮用白酒量应不超过25÷(38×0.8)≈0.82ml,也就是约1两左右。
四、控制体重
1.保持健康体重范围:体重指数(BMI)应维持在18.5-23.9kg/m2。BMI的计算方法是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对于超重或肥胖人群,应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减轻体重。每减轻10%的体重,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可降低20%左右。例如,一个身高1.7m,体重80kg的人,BMI=80÷(1.7)2≈27.7,属于超重,需要通过控制饮食,每天减少500-1000大卡的热量摄入,同时增加运动量来逐渐减轻体重。
2.关注腰围:男性腰围应小于90cm,女性腰围应小于85cm。腰围超标往往意味着腹部脂肪堆积,与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密切相关,而这些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测量腰围来监测腹部脂肪情况,对于腰围超标的人,同样需要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来减少腹部脂肪。
五、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管理: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高血压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例如,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上要严格限制盐分摄入,按照前面提到的每日不超过5g盐的标准执行,并且坚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2.糖尿病管理: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应小于7%。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如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来使血糖达标。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要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安排,既要控制总热量,又要保证营养均衡,同时要根据血糖情况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运动时发生低血糖等情况。
3.血脂异常管理:根据患者的冠心病风险等级来确定血脂的控制目标。对于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小于2.6mmol/L,极高危人群(如已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等情况)应小于1.8mmol/L。血脂异常患者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来调节血脂。例如,对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饮食上要减少富含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同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汀类等降脂药物来降低血脂水平。
六、心理调节
1.减轻压力:长期的高压力状态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减轻压力,如冥想、瑜伽、深呼吸等。冥想每天进行15-20分钟,有助于放松身心,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稳定血压和心率。对于工作压力大的人群,每天抽出15分钟进行深呼吸练习,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次深呼吸保持5-10秒,重复10-15次,可有效缓解紧张情绪。
2.保持良好心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要学会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件,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家人和社会也应给予相关人群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例如,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家人要多陪伴,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参加一些适合的社交活动,分散注意力,保持乐观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