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心肌劳损

来源:民福康

心肌劳损是心肌长期高负荷工作致损伤的状态,可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发现,常见原因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长期过度劳累等,会致心脏功能下降、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不同人群影响有差异,诊断靠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检查等,预防需控制基础疾病、合理作息运动、健康饮食,治疗要针对病因、改善心肌代谢、康复治疗。

心电图方面的体现

心电图是诊断心肌劳损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正常情况下,心肌细胞的电活动有其特定的表现。当出现心肌劳损时,ST段可能会压低,T波可能会低平、倒置等。例如,在一些长期高血压患者中,由于心脏需要克服较高的外周阻力来泵血,心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心电图上就可能出现ST-T改变,提示心肌劳损。

心脏超声方面的体现

心脏超声可以观察心肌的厚度、运动等情况。心肌劳损时,可能会发现心肌增厚、心肌运动不协调等表现。比如,运动员长期高强度训练,心脏负担较重,心脏超声检查可能会发现心肌有一定程度的增厚等心肌劳损的迹象。

引起心肌劳损的常见原因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的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将血液泵出,长期如此,心肌就会处于代偿性肥厚的状态,进而导致心肌劳损。据相关研究统计,约有相当比例的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心肌劳损的心电图或超声表现。例如,收缩压长期处于160mmHg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劳损的概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的人群。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狭窄,心肌供血不足。为了满足心肌的供血需求,心肌可能会发生代偿性改变,长期下来就可能出现心肌劳损。在冠心病患者中,尤其是那些有明显心肌缺血发作的患者,心肌劳损的发生率较高。比如,冠心病患者如果经常出现心绞痛症状,通过检查往往会发现存在心肌劳损的情况。

心肌病:某些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也会引起心肌劳损。以扩张型心肌病为例,心肌逐渐扩大、变薄,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进而出现心肌劳损。研究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大部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劳损表现。

长期过度劳累: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高强度运动的人群,心肌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容易发生心肌劳损。例如,一些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人,由于工作强度大,心脏负担重,久而久之可能出现心肌劳损。

心肌劳损可能带来的影响

心脏功能下降:心肌劳损会影响心肌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减弱。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供血供氧不足,出现乏力、气短等症状。比如,心肌劳损患者在进行轻微活动时就可能出现气短的情况,这是因为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导致肺部淤血,影响呼吸功能。

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心肌劳损是心血管疾病进一步发展的一个信号,它会增加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存在心肌劳损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比没有心肌劳损的人群高出数倍。而且,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预后往往较差。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差异

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出现心肌劳损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也可能出现。例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脏结构异常,心脏负担加重,可能会导致心肌劳损。对于儿童青少年心肌劳损患者,需要特别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因为心脏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女性: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出现血压波动等情况,增加心肌劳损的风险。而且,女性在妊娠、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心脏负担加重,也容易发生心肌劳损。例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女性,发生心肌劳损的概率明显升高,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

老年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的功能逐渐减退,同时可能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更容易出现心肌劳损。老年人心肌劳损后,身体的代偿能力较差,病情往往进展较快,需要更加积极地进行干预和治疗。

心肌劳损的诊断与检查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肌劳损最常用的初步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能够发现ST-T改变等心肌劳损的典型表现。医生会根据心电图上ST段和T波的具体变化情况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心肌劳损。

心脏超声检查: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心肌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心脏超声能够看到心肌的厚度、运动情况以及心脏的射血分数等指标。如果心肌超声发现心肌增厚、运动不协调等情况,结合临床症状等可以辅助诊断心肌劳损。

血液检查:一些血液指标也可以辅助诊断心肌劳损,如心肌酶谱等。虽然心肌劳损本身不一定会引起心肌酶谱的明显升高,但如果合并有心肌梗死等情况,心肌酶谱会升高。例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指标在心肌梗死时会显著升高,而如果心肌劳损是由冠心病引起且合并心肌缺血坏死,也会出现相应心肌酶谱的改变。

心肌劳损的预防与治疗原则

预防方面

控制基础疾病: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病情。如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建议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舒张压控制在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水平接近正常范围,以减少对心脏的损害,降低心肌劳损的发生风险。

合理作息与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避免长期过度劳累。同时,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如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每周坚持一定的运动时间,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运动加重心脏负担。例如,对于一般成年人,慢跑的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00-120步左右比较合适。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例如,每天摄入蔬菜500克以上,水果200-300克,减少钠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6克。

治疗方面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高血压引起的心肌劳损,要积极进行降压治疗,可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如果是冠心病引起的心肌劳损,要改善心肌供血,可使用硝酸酯类药物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

改善心肌代谢:一些药物可以改善心肌代谢,有助于缓解心肌劳损的情况。例如,曲美他嗪等药物可以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来减轻心肌劳损。

康复治疗:对于心肌劳损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可以进行康复治疗,包括心脏康复运动、心理康复等。心脏康复运动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心理康复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因疾病带来的焦虑等不良情绪,有利于病情的恢复。例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运动方案,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心肌劳损
心肌劳损通常是指患者的心电图ST-T段发生改变而作出心肌病变的一种推断,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病毒性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的,患病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乏力、多汗、易激动、失眠等不适症状。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肌劳损的症状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肌劳损的症状可能包括胸闷、气短、心悸、胸痛等心肌缺血的表现。 这种胸痛多数由劳累或情绪激动引发,呈闷痛或钝痛,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出现持续性胸痛,此时含服硝酸甘油可能无法有效缓解症状,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下颌部及耳根部疼痛,疼痛可
心肌劳损可能为冠心病先兆吗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劳损通常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先兆。 心肌劳损是心脏长时间在高负荷下工作,导致心肌功能受损和心脏形态改变的一种病理状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没有先兆,所以心肌劳损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先兆。但心肌劳损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起的,
亚急性期心肌梗死怎么回事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亚急性期心肌梗死可能是冠状动脉硬化、贫血、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的。 1.冠状动脉硬化 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硬化的情况时,冠状动脉管壁可形成斑块,造成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影响血液的供应,导致其出现亚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 2.贫血 患者出现严重贫血的表现时,可造成全身血液灌注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此时也会导
心肌劳损该如何预防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预防心肌劳损的方法有适当运动、戒烟限酒、放松压力等。 1.适当运动 人体日常生活中应该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游泳、瑜伽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肺功能,预防心肌劳损。 2.戒烟限酒 人体平时需要严格戒烟限酒,减轻尼古丁、酒精等有害物质对心脏产生的刺激,避免心脏健康受到影响,降低心肌劳损的患
心肌劳损的就医指征是什么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肌劳损的就医指征是检查发现异常、伴有相应症状、引起并发症等。 1.检查发现异常 患者的心电图出现ST-T段改变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同时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伴有相应症状 患者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等不适症状时,一般提示心脏出现器质性病变,需要尽快就医处理,改善心脏的功能。
心肌劳损的症状有哪些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肌劳损的症状有心悸、头晕、胸痛等。 1.心悸 患者出现心肌劳损的情况时,可能会造成心肌病变,导致心脏的功能受到影响,此时则会出现心悸的症状。 2.头晕 心肌劳损造成患者心功能下降,无法正常泵血时,可能会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使其出现头晕的症状。 3.胸痛 心肌劳损导致患者的心功能
心肌劳损是怎么回事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肌劳损主要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毒性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原因造成的。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患者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可能会造成全身的循环血容量增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使其出现心肌劳损的情况。 2.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感染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病毒直接破坏心肌细胞时,可能会出现心肌细胞
心肌劳损该如何预防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预防心肌劳损的方法有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积极治疗原发病等。 1.戒烟戒酒 人体日常生活中应该严格戒烟戒酒,减轻血管受到的刺激,改善血管损伤的情况,维持正常的血液供应,预防心肌劳损。 2.加强体育锻炼 人体平时还可以适当进行太极拳、瑜伽、散步等运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有助于降低心肌劳
心肌劳损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肌劳损的诊断方法是心电图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等。 1.心电图检查 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可发现ST-T段存在改变,通过心电图的波形,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心肌劳损的情况。 2.X线检查 患者进行X线检查,能够在X线下观察心脏的形态、结构等情况,明确有无心胸比例异常、心脏扩大等表现,帮助诊断心
心肌劳损是什么引起的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肌劳损主要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毒性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原因造成的。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患者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可能会造成全身的循环血容量增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使其出现心肌劳损的情况。 2.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感染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病毒直接破坏心肌细胞时,可能会出现心肌细胞
心肌劳损的症状是什么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心肌劳损的症状,有可能患者会出现周身乏力、活动后气促、胸部发闷、心慌、大汗等症状,具体的症状与心肌劳损的轻重程度存在一定关系。轻度的心肌劳损,也有可能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引发症状的心肌劳损,建议最好积极的治疗,以免引起心力衰竭。
心肌劳损的症状是什么
王琳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三甲
心肌劳损是一种心肌损伤,主要是由于心肌长期高负荷工作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可以表现为左心室心肌肥厚、心脏扩大,严重者可引起心肌缺血、心衰。心肌劳损的患者可以无任何不适症状,也可以表现为心悸、心慌、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还可以出现头晕、疲乏无力、腹胀、食欲减退、双下肢浮肿、胸腔积液、腹水、咳嗽、咳痰等症状。
心肌劳损吃什么药
蔡丽娥 副主任医师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心肌劳损患者可以吃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二受体拮抗剂、β受体组织剂等药物,防止心室重构。同时,患者还需根据引起心肌劳损的病因,给予不同的治疗。平时需注意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愉快的心情,避免诱发疾病加重。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