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来源:民福康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症,其定义为1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超出正常范围,发病与年龄、生活方式、疾病等因素相关,有相应临床表现,诊断需结合多方面,可通过增强免疫力、改善居住环境、防治基础疾病等进行预防与保健。

一、定义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1年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儿科常见病症。正常情况下,6个月-2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可达6-8次,下呼吸道感染2-3次;3-5岁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可达5-7次,下呼吸道感染2-2.5次;6-12岁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可达4-6次,下呼吸道感染1-1.5次。若超过此频率则可考虑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二、发病原因

(一)年龄因素

1.婴幼儿期

此阶段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黏膜屏障功能较弱,呼吸道的分泌型IgA(sIgA)含量较低,sIgA具有局部抵御病原体入侵的作用,含量低使得婴幼儿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例如,6个月之前从母体获得的抗体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所以6个月-2岁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2.学龄前期及学龄期

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逐渐趋向成熟,但仍可能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儿童可能由于自身免疫调节功能还不够稳定,容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情况。同时,学龄期儿童活动范围扩大,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增多,也增加了发病风险。

(二)生活方式因素

1.喂养不当

对于婴儿,纯母乳喂养是增强婴儿免疫力的良好方式,若过早添加辅食或者母乳喂养不足,会导致婴儿营养摄入不均衡,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例如,缺乏蛋白质、维生素A、锌等营养素时,会影响淋巴细胞的增殖、抗体的合成等免疫相关过程,使儿童抵抗力下降,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

2.缺乏体育锻炼

长期缺乏户外活动的儿童,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相对缓慢,心肺功能得不到良好锻炼,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能力减弱,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下降,从而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比如,长期居住在室内,很少进行户外运动的儿童,相比经常户外活动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更高。

3.居住环境因素

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空气中病原体浓度较高,儿童容易频繁接触病原体而发生感染。另外,室内空气污染,如吸烟产生的烟雾、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等,会刺激呼吸道黏膜,损伤黏膜屏障,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

(三)疾病因素

1.先天性疾病

某些先天性疾病会影响儿童的呼吸道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例如,先天性气道畸形,如气管狭窄等,会影响气道的通畅性和气体交换,使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功能降低,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心功能受损,导致肺部淤血,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也容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

2.免疫缺陷性疾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先天性发育不全所致,可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且感染程度较重、病程较长、不易治愈。例如,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体内B淋巴细胞发育障碍,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极低,极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等各种感染性疾病。

3.其他慢性疾病

患有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的儿童,也容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分泌物增多,这些分泌物可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呼吸道,而且鼻腔的炎症状态会影响呼吸道的正常防御功能;腺样体肥大的儿童,腺样体堵塞后鼻孔,影响鼻腔通气和引流,导致分泌物在鼻腔和鼻咽部积聚,容易滋生病原体,从而反复引发呼吸道感染。

三、临床表现

(一)上呼吸道感染表现

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咽痛等症状,病情较轻时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流涕、咳嗽,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如低热或无发热,精神状态尚可。但如果感染较重,可能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以上,同时伴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二)下呼吸道感染表现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气管、支气管及肺部的感染,除了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气促、喘息、呼吸困难等表现。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时,喘息症状可能较为明显,听诊可闻及肺部有干湿啰音等。如果是肺炎,可能出现高热持续不退、精神差、呼吸急促(婴儿呼吸频率>60次/分,幼儿呼吸频率>50次/分,学龄儿童呼吸频率>40次/分)等表现。

四、诊断标准

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有: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建议》中提到,0-2岁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每年≥7次,下呼吸道感染每年≥3次;3-5岁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每年≥6次,下呼吸道感染每年≥2次;6-14岁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每年≥5次,下呼吸道感染每年≥2次,且需排除其他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基础疾病。同时,需要结合儿童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免疫功能检查、病原体检测等,来综合判断是否为反复呼吸道感染以及明确病因。例如,通过血常规检查可初步判断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等;免疫功能检查可以了解儿童的免疫状态,如IgG、IgA、IgM等抗体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等情况,有助于发现免疫缺陷性疾病等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病原体检测可以明确是否有特定病原体反复感染,如通过鼻咽拭子等检测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

五、预防与保健

(一)增强免疫力方面

1.合理喂养

对于婴儿应提倡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6个月后及时、合理添加辅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如肉类、鱼类、豆类等)、维生素(如新鲜蔬菜、水果等)、矿物质(如锌、铁等,可从坚果、动物肝脏等食物中获取)的食物,以支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

2.加强体育锻炼

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安排合适的体育活动,婴儿期可进行适量的被动运动,如家长帮助婴儿做肢体伸展运动等;幼儿期可以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玩简单的球类游戏等;学龄儿童可增加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提高呼吸道黏膜纤毛的运动能力,增强呼吸道的防御功能。

3.保证充足睡眠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修复和免疫系统的调节。婴儿每天需要保证12-16小时的睡眠时间,幼儿需要11-14小时,学龄儿童需要10-13小时,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儿童充足睡眠。

(二)改善居住环境方面

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卫生,定期通风换气,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以降低室内病原体浓度。避免室内吸烟,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儿童,还需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可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三)疾病预防方面

对于存在基础疾病的儿童,如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发展,以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例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需要根据病情及时进行治疗,如手术等,以改善心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对于免疫缺陷病患儿,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免疫治疗和定期随访,预防各种感染的发生。同时,在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减少病原体的接触机会。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患者鼻腔、咽部或喉部组织出现急性炎症性病变的一种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正常造成上呼吸道发生感染的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非典病毒等。因为有些病毒毒力比较强,同时还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要采取隔离治疗的措施。此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一些抗病毒药物例如奥司他韦胶囊,加强对症支持处理。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的由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急性上呼吸道炎症。造成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多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其中流感病毒造成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称为季节性流感。多见病毒有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主要表现为病人明显的高热,体温常迅速上升
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主要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以及疾病病因选用药物治疗,所以需要明确呼吸道感染的具体病原微生物,若是病毒感染并且是上呼吸道感染,可以积极的口服抗病毒药物,缓解症状,如果明确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并且病人的咳嗽可能症状较为严重时,可能需要到医院住院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怎么办?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数是细菌或者病毒感染造成,建议儿科就诊,查血常规、支原体抗体等,排除一下血细胞感染的情况,如果白细胞升高,可以使用一些抗感染治疗。明确具体感染类型,有针对性抗炎治疗,体温才可以控制。其次高热不退,可以物理降温,比如退热贴,额头冷毛巾湿敷等。建议监测一下体温的变化,如果体温超过38
呼吸道感染能自愈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有部分轻度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可以自愈,比如由病毒感染形成的支气管炎的患者,如果它的临床症状轻微,只有轻度咳嗽、而无畏寒发热,此时患者注意休息、多饮水、防止受凉,有部分的患者可以自愈。
很容易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原因?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冬天很容易上呼吸道感染,这个主要是天气的原因。外面天气很冷啊,很容易受凉,再加上可能是开空调或者有暖气,室内外温度比较大。因此说也很容易感冒的。平时一定要适当锻炼身体,注意好保暖措施。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期间如果表现出了发烧症状,需要根据病人发烧时的体温变化,选择合理的退烧方法进行对症治疗。退烧治疗属于对症治疗,期间还需要同时配合足量抗生素类药物进行对因治疗,具体的建议按照医生医嘱用药。
呼吸道感染能不能自愈?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病史特点,病人患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鼻塞流鼻涕,咽痛不是咳嗽,咳痰,有的病人可表现出畏寒发烧,查血像白细胞可正常或降低。治疗莲花清瘟胶囊每次四粒每天三次口服,氨溴索片每次两片每天三次口服,上呼吸道感染是能够治愈的。
发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后一直发烧不好转,有可能是有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可以先去医院呼吸内科就诊,做血常规、c反应、拍胸片等相关的检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有细菌感染,用感冒药的同时应当应用消炎药治疗;有病毒感染,应当应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有发烧症状应当积极的退热。
什么是呼吸道感染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咽,喉的感染性疾病。当身体免疫力低下时就会受到病毒,或者是细菌的入侵,造成呼吸道感染,一般表现为发热,咳嗽,打喷嚏,咽喉肿痛等表现。呼吸道感染期间一定要多喝水,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这样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平时生活中加强锻炼,提升自身的免疫力。
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刘虹 副主任医师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 三级
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烧,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为咳嗽、发烧、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有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烧,还会出现扁桃体肿大,所以扁桃体炎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非常常见的疾病,特别是那幼儿园以上、小学的孩子最容易出现。有的孩子天生扁桃体就会偏大一点,天生扁桃体偏大的孩子一旦上火,就容易发炎,此时家长需要引起重视,对于扁桃体反复发炎的孩子
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方法有哪些
刘虹 副主任医师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 三级
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一般常见的是药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是以病毒感染为主,患儿会出现卡他症状,比如打喷嚏、流鼻涕、发烧、鼻塞等一系列表现,还会出现喉咙痛等不适症状,可以辅助其他的抗病毒药物,比如双黄连口服液、蒲地蓝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进行雾化治疗。同时,日常需注意多喝水、多睡觉、多休息,饮食应以清淡为主,病毒感染一般都会逐渐自愈。如果
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日常护理举措是什么
刘虹 副主任医师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 三级
护理如果是针对上呼吸道感染,则需要注意多饮水、保证孩子的休息和睡眠,清淡饮食,增加患儿的食欲,可适当吃点水果、蔬菜等容易消化的食物,让其安全地度过病毒感染期,一般3到5天即可好转。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如下呼吸道感染肺炎,除以上家庭护理以外,还要及时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往往此类患儿需要住院治疗。
呼吸道感染咳嗽厉害怎么办
许鹏 副主任医师
宜春市人民医院 三甲
患者要分析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办法。如果是病毒侵犯支气管,使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产生炎症导致的咳嗽,要积极地抗病毒治疗,同时多喝温开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证充足的睡眠。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要根据痰培养药敏的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服用止咳的药物,缓解咳嗽的症状。同时注意休息,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婴儿上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许鹏 副主任医师
宜春市人民医院 三甲
婴儿上呼吸道感染会出现发烧、头痛、头晕、喝不下奶、咳嗽、咳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要积极地处理,让婴儿多喝温开水,避免受凉,注意保暖,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证充足的睡眠。患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儿童副作用小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合并细菌感染,根据痰培养、药敏的结果,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呼吸道感染咳嗽原因有哪些?
廖彬 副主任医师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上呼吸道感染常引起咳嗽。早期咳嗽不严重,多为干咳,痰少。部分患者合并咽喉炎或急性扁桃体炎时,因喉咙干痒、疼痛,亦会诱发咳嗽。如咳嗽程度加重或长时间咳嗽不能愈合,需要排除有无继发急性支气管炎或感冒后咳嗽可能。此时治疗上除了抗感染、止咳外,通常还需要配合降低气道敏感性药物,如酮替芬等。通过上述处理,咳嗽症状才能有效缓解。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