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可能诱发或加重过敏性紫癜,但仅限于对牛奶蛋白过敏的个体。
牛奶中的酪蛋白、乳清蛋白等成分属于异体蛋白,可能作为过敏原激活免疫系统。对牛奶过敏者摄入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有害物质,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引发肥大细胞脱颗粒并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会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至皮下或黏膜下,形成皮肤紫癜、关节肿痛或腹痛等症状。儿童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对牛奶蛋白的敏感性更高,患病风险相对增加。此外,过敏性紫癜患者若存在牛奶过敏史,饮用后病情复发的概率显著升高。
若饮用牛奶后出现皮肤紫癜样皮疹、腹痛、关节痛或血尿等症状,需立即停止饮用并就医。医生会通过过敏原检测、血常规及尿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制定抗过敏、抗炎或免疫调节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