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病毒的出现和传播主要与蚊媒传播、环境因素、人群易感性、季节因素有关。

1.蚊媒传播
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这些蚊子叮咬感染登革病毒的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会在其体内大量繁殖。当携带病毒的蚊子再次叮咬健康人时,病毒就会通过蚊子的唾液注入人体,引发感染。
2.环境因素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伊蚊生长繁殖,是登革热的高发区域。同时,卫生条件差、积水多的地方容易滋生伊蚊,如居民区的花盆积水、废旧轮胎积水等,为伊蚊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场所,增加了登革热传播风险。
3.人群易感性
从未感染过登革病毒或未接种过相关疫苗的人群,对登革热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者,感染后病情可能更为严重。
4.季节因素
登革热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夏秋季,此时伊蚊繁殖速度快、活动频繁,增加了病毒传播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