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皮肤病由皮肤癣菌、酵母菌等感染引起,表现为皮肤瘙痒、脱屑、红斑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日常护理等。

1.药物治疗
轻中度感染可外用硝酸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或特比萘芬乳膏等,需覆盖全部皮损,症状缓解后继续用药1-2周以防复发。顽固性或深部感染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氟康唑胶囊或盐酸特比萘芬片等,按疗程服用并定期监测肝功能。药物的使用需遵医嘱。
2.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可辅助抑制真菌繁殖,适用于大面积皮损;激光治疗能精准破坏真菌结构,常用于甲癣;冷冻疗法通过低温破坏真菌,适用于局部小范围感染。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避免过度照射导致皮肤损伤。
3.日常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穿透气棉质衣物,避免长时间穿潮湿鞋袜。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等物品,公共场所注意防护。饮食宜清淡,限制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和优质蛋白。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皮肤反应,若出现过敏、红肿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家庭成员需同步检查,避免交叉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