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中医治疗方法是中药灌肠、穴位贴敷、针灸、推拿等。

1.中药灌肠
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药物,促进毒素排出。常用药物有大黄、牡蛎、蒲公英、槐花等,将药物煎液经直肠灌入,利用肠道黏膜面积大、血流丰富的特点,加速代谢废物排泄,减轻尿毒症症状。
2.穴位贴敷
选取神阙、关元、命门等穴位,贴敷具有温阳补肾、利水消肿作用的中药制剂,如将附子、肉桂、吴茱萸等研末后以醋调敷于穴位,借助经络传导,调节脏腑功能,改善肾功能。
3.针灸
针刺足三里、三阴交、肾俞、脾俞等穴位,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肾脏微循环,起到健脾益肾、利水排毒的作用。根据患者具体证型选取相应穴位,如脾肾气虚型加用脾俞、气海等穴,肝肾阴虚型加用肝俞、太溪等穴。
4.推拿
采用揉摩腹部、按揉腰背等手法,揉摩腹部可促进胃肠蠕动,按揉腰背能调节肾脏相关经络气血,有助于改善患者水肿、乏力等症状。推拿时需根据患者体质调整力度,老年及体质虚弱者手法宜轻柔。
因老年人体质多虚弱,辨证论治时需兼顾其脏腑功能衰退特点,用药及外治、推拿等疗法应更注重温和调补,避免过用峻烈药物或刺激强度过大的治疗方法,防止加重机体虚弱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