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抗真菌药物、对症处理不同类型脚气、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避免交叉感染等。

1.外用抗真菌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直接涂抹于脚气患处,抑制或杀灭真菌,缓解瘙痒、脱皮、水疱等症状。需按疗程使用,即使症状消失也需继续用药1-2周,防止复发。
2.口服抗真菌药物
若脚气症状严重、外用药物效果不佳,或出现大面积糜烂、感染,可遵医嘱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氟康唑胶囊、盐酸特比萘芬片,通过全身用药清除真菌。口服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肝损伤。
3.对症处理不同类型脚气
水疱型脚气需避免挑破水疱,防止感染,可先用3%硼酸溶液湿敷,再涂抹抗真菌药膏;糜烂型脚气可先用依沙吖啶溶液湿敷,待创面干燥后再用抗真菌药膏;鳞屑角化型脚气可搭配水杨酸软膏软化角质,增强药物渗透。
4.保持足部干燥清洁
脚气由真菌引起,真菌易在潮湿环境滋生,需每天清洗足部,擦干脚趾缝;穿透气的棉质袜子,每天更换,鞋子定期晾晒或消毒,保持足部干燥,减少真菌繁殖条件。
5.避免交叉感染
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毛巾等个人用品,避免交叉感染;脚气患者的袜子、鞋子需单独清洗,并用开水烫洗或暴晒消毒,杀灭残留真菌,防止再次感染。
若用药后脚气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化脓等感染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若脚气反复发作,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发展为甲癣或蜂窝织炎等严重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