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和病毒性腮腺炎的区别在于定义、病因、症状、诊断等方面。
1.定义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疾病,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也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病毒性腮腺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腮腺炎症,除了腮腺炎病毒外,还可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引起。
2.病因
流行性腮腺炎病原体为腮腺炎病毒,该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在唾液中通过飞沫的形式经过呼吸道进行传播。
病毒性腮腺炎由多种病毒引发,传播途径也因病毒而异。如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腮腺炎,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肠道病毒引起的,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3.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典型症状为腮腺肿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此外,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
病毒性腮腺炎症状相对多样,取决于感染的病毒类型。腮腺肿大程度可能较流行性腮腺炎轻,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腮腺疼痛和压痛,全身症状也可能不典型。有些病毒引起的还可能伴有其他系统症状,如肠道病毒引起的可能伴有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4.诊断
流行性腮腺炎根据流行情况及接触史、典型急性发作的腮腺肿痛特征,诊断并不困难。对于不典型病例,可通过血清学检查(如检测特异性IgM抗体)、病毒分离等方法确诊。
病毒性腮腺炎诊断相对复杂,除了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外,需要通过病毒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查等方法明确感染的病毒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