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痒疹的治疗包括局部治疗、系统治疗、物理治疗等。

1、局部治疗
患者可选用强效或超强效糖皮质激素乳膏或软膏,如卤米松乳膏等,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发挥作用。对于肥厚性损害,可采用封包治疗以增加药物吸收,改善症状。如维A酸乳膏,可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改善结节的角质增生情况。对于伴有明显角化过度的结节性痒疹患者适用,但使用时可能会出现局部刺激症状,如红斑、脱屑等,在儿童和敏感肤质人群中需谨慎使用。
2、系统治疗
患者可选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能缓解瘙痒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药物代谢可能与成人不同。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适用于病情严重、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但免疫抑制剂具有较多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如感染风险增加、肝肾功能损害等,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3、物理治疗
利用低温使结节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较小的结节,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结痂等,要注意预防感染。儿童患者进行冷冻治疗时需更加谨慎,避免过度冷冻导致局部瘢痕形成或影响生长发育。如二氧化碳激光,可直接气化结节组织。对于较大或肥厚的结节有一定疗效,但术后可能会有疼痛、结痂等情况,需要注意创面护理,儿童患者要考虑激光治疗对皮肤愈合和未来皮肤发育的影响。
患者可采用中药熏洗、外敷等方法,如用苦参、黄柏等中药煎水外洗,能起到清热燥湿、止痒的作用。外治时要注意药物对儿童皮肤的刺激性,避免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