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原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闭经包括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绝经后,通常无需特殊治疗;病理性闭经有下丘脑性(因精神应激、体重变化、药物影响)、垂体性(因垂体肿瘤、希恩综合征)、卵巢性(因卵巢早衰、切除或放疗)、子宫性(因Asherman综合征),治疗上下丘脑性调整生活方式、心理疏导,垂体性肿瘤用手术药物、希恩综合征补激素,卵巢性用激素替代,子宫性Asherman综合征行宫腔镜分离术加放环和雌激素。
一、闭经的原因
(一)生理性闭经
1.青春期前:女性在10岁前性腺轴未成熟,无月经来潮,属于正常生理状态。
2.妊娠期:妊娠期间为适应胚胎发育,卵巢停止排卵,月经停止,是生理性闭经的常见情况。
3.哺乳期:哺乳期女性体内泌乳素水平升高,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月经暂停,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4.绝经后:女性45~55岁左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卵泡不再发育和排卵,月经永久性停止,属于生理性绝经后的闭经。
(二)病理性闭经
1.下丘脑性闭经:
精神应激: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精神因素可通过下丘脑影响垂体功能,导致闭经,如突然受重大精神刺激等情况。
体重变化:过度节食致体重急剧下降或剧烈运动致体重过度降低,可影响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引起闭经。
药物影响: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避孕药等,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导致闭经。
2.垂体性闭经:
垂体肿瘤:如泌乳素瘤,肿瘤分泌过多泌乳素,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进而引起闭经;其他垂体肿瘤也可因压迫垂体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引发闭经。
希恩综合征:产后大出血导致垂体缺血坏死,垂体功能减退,可出现闭经、第二性征减退等表现。
3.卵巢性闭经:
卵巢早衰:女性40岁前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卵泡耗竭或破坏,导致闭经,常伴有潮热、盗汗等围绝经期症状。
卵巢切除或放疗:因疾病切除双侧卵巢或卵巢受放疗影响,卵巢功能丧失,可引起闭经。
4.子宫性闭经:
Asherman综合征:多因人工流产刮宫过度或产后、流产后出血刮宫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宫腔粘连,引起闭经,常伴有周期性下腹痛。
二、闭经的治疗
(一)生理性闭经
生理性闭经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如妊娠期、哺乳期闭经待相应生理阶段结束后可恢复正常月经;青春期前及绝经后闭经为正常生理状态,密切观察即可。
(二)病理性闭经
1.下丘脑性闭经:
调整生活方式,如恢复正常体重、减少剧烈运动、停用相关可能导致闭经的药物等,部分患者月经可恢复。
对于精神应激相关闭经,需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精神压力。
2.垂体性闭经:
垂体肿瘤引起者,根据肿瘤性质和情况选择手术、药物(如针对泌乳素瘤的多巴胺激动剂)等治疗方式,以恢复垂体正常功能,改善闭经情况。
希恩综合征患者需补充相应缺乏的激素,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雌激素等,维持体内激素平衡。
3.卵巢性闭经:
卵巢早衰患者可采用激素替代治疗,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缓解潮热、阴道干涩等症状,同时预防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卵巢切除或放疗导致的闭经,根据具体情况可考虑激素替代治疗来模拟正常月经周期。
4.子宫性闭经:
Asherman综合征需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防止再次粘连,并给予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恢复月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