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腺症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继发性且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月经周期紊乱,还会出现子宫增大、不孕、性交疼痛等情况,不同人群如育龄女性、绝经过渡期女性、青春期女性表现有差异,育龄女性受月经异常和不孕影响生育计划,绝经过渡期女性需警惕子宫肌腺症恶变,青春期女性患病人数少但有基础疾病时也会出现相关表现。
一、症状表现
(一)痛经
1.发病特点:多为继发性痛经,且呈进行性加重趋势。通常在月经开始前1周左右出现,月经第一天最剧烈,以后逐渐减轻,月经结束后疼痛消失。这种疼痛与子宫肌层内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周期性出血有关,出血导致子宫肌层膨胀,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2.人群差异:育龄女性中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可能逐渐加重,而青春期女性相对少见,但如果有子宫肌腺症相关病因,也可能出现。
(二)月经异常
1.月经量增多:子宫肌腺症患者的子宫肌层增厚,子宫腔面积增大,同时子宫肌层的收缩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可表现为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经量较以往增多超过80ml,长期月经量增多可能导致贫血,出现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2.月经周期紊乱: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月经经期也可能有所变化。例如原本28-30天的月经周期可能缩短至21天左右,或者延长至35天以上,这与子宫肌腺症引起的子宫内环境改变有关,异位的内膜影响了子宫的正常节律和内分泌调节。
二、其他表现
(一)子宫增大
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呈均匀性增大,一般为球形,质地较硬,且有压痛。随着病情进展,子宫增大可能逐渐明显,例如正常非孕子宫大小约如妊娠12周大小,而子宫肌腺症患者子宫可能增大至妊娠16-20周大小不等,这种增大与肌层内异位内膜弥漫性生长有关。
(二)不孕
部分子宫肌腺症患者可能伴有不孕。其原因可能与子宫肌层的病变影响了受精卵的着床,或者同时合并有盆腔其他病变有关。例如子宫肌层的异常收缩、子宫内环境的改变等因素都可能干扰受精卵的正常着床过程,从而导致不孕发生率增加。
(三)性交疼痛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性交疼痛,尤其是在月经前期,由于子宫充血,性交时的刺激可能加重疼痛症状。这是因为子宫周围组织在月经前期处于充血状态,肌腺症导致的子宫病变使得性交时的机械刺激传递到周围神经引起疼痛。
三、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一)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是子宫肌腺症的主要发病人群,除了上述典型表现外,由于此阶段女性有生育需求,月经异常和不孕等表现对其生育计划影响较大。例如有生育计划的女性出现月经量增多可能导致身体缺铁,影响卵子质量和着床环境;不孕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二)绝经过渡期女性
绝经过渡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子宫肌腺症可能在绝经后逐渐有所缓解,痛经等症状可能减轻,但仍需关注子宫大小等变化情况,因为少数情况下子宫肌腺症可能发生恶变,绝经后女性子宫增大不缩小甚至继续增大时需要警惕恶变可能。
(三)青春期女性
青春期女性患子宫肌腺症相对较少,但如果有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等基础疾病,也可能出现相关表现。例如先天性生殖道畸形合并子宫肌腺症时,可能在青春期就出现痛经等表现,由于青春期女性对月经相关症状的认知和应对能力有限,需要家长和医生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评估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