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与脂溢性皮炎在病因、好发部位、皮疹表现、病程预后及治疗原则等方面存在不同。病因上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致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脂溢性皮炎与皮脂腺分泌等有关;好发部位湿疹可全身任何部位且多对称分布,脂溢性皮炎在皮脂腺丰富处;皮疹表现湿疹急性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浸润肥厚,脂溢性皮炎为黄红色斑片伴油腻鳞屑或痂皮;病程预后湿疹易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脂溢性皮炎易反复冬重夏缓;治疗原则湿疹需找并除病因、对症用药及儿童特需保湿等,脂溢性皮炎要去脂消炎等、外用相应药物及生活注意。
一、病因方面
湿疹:病因较为复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内部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等精神因素,以及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外部因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
脂溢性皮炎:与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有关,马拉色菌等微生物的寄生和繁殖是重要的诱发因素。遗传因素可能影响个体对脂溢性皮炎的易感性,此外,精神因素、饮食习惯、维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也可能与脂溢性皮炎的发生发展有关。
二、好发部位方面
湿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严重时可蔓延全身,多对称分布。
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头皮、面部(眉弓、鼻唇沟、面颊等)、胸背上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
三、皮疹表现方面
湿疹: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常表现为多形性皮疹,红斑基础上有针头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瘙痒剧烈。
脂溢性皮炎:皮疹表现为黄红色斑片,上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头皮部位的脂溢性皮炎可表现为头皮弥漫性红斑、灰白色糠秕状或油腻性鳞屑,严重时头发可稀疏、脱落;面部受累时,眉弓、鼻唇沟等部位可见淡红色斑片,覆有细碎鳞屑,眉毛可因搔抓而稀疏;胸背上部等部位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红斑,边界清楚,上覆油腻性鳞屑。
四、病程及预后方面
湿疹:急性湿疹经适当治疗后可好转,但易反复发作,慢性湿疹则常迁延不愈,病情时轻时重,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儿童患者,长期的瘙痒和皮肤损害可能影响其睡眠和生长发育。
脂溢性皮炎:病情容易反复,一般冬季加重,夏季缓解。部分患者随着年龄增长,病情可逐渐减轻,但也有部分患者可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五、治疗原则方面
湿疹:治疗主要是寻找并去除病因,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急性期无渗出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渗出多时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慢性期可选用软膏、硬膏等。瘙痒明显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对于儿童湿疹患者,应特别注意皮肤保湿,避免过度清洁,选择温和的护肤品,同时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
脂溢性皮炎:一般采用去脂、消炎、杀菌、止痒的原则治疗。外用药物可选用含抗真菌药物的制剂,如酮康唑洗剂等用于头皮部位;面部等部位可外用他克莫司软膏等非激素类药物。生活中要注意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忌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儿童脂溢性皮炎患者同样需要注意皮肤清洁和保湿,同时要关注其饮食和生活作息对病情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