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穿通性鼻毛囊炎,需保持鼻腔清洁卫生,日常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但不过度;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保持面部清洁;避免鼻部损伤,防止外力撞击且纠正挖鼻等不良习惯;增强机体免疫力,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充足睡眠来实现。
避免过度清洁:虽然要保持鼻腔清洁,但也不能过度清洁,过度清洁可能会破坏鼻腔正常的黏膜屏障,反而增加感染风险。一般来说,每日清洗1-2次即可,根据个人鼻腔清洁状况适当调整。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经常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尤其是在接触鼻腔之前。手部是细菌等病原体的重要传播途径,勤洗手能有效减少手上携带的病菌数量。儿童由于好奇心强,喜欢用手接触各种物品,然后再触摸鼻腔,所以家长要督促儿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每次洗手时间应不少于20秒,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清洗。成年人在外出回家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等情况下都要及时洗手。有免疫功能低下病史的人群更要严格做到勤洗手,因为他们自身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病菌侵袭。
保持面部清洁:定期清洁面部,尤其是鼻部周围。可以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清除面部的油脂、灰尘等,防止这些物质堵塞鼻毛囊。对于油性皮肤的人群,可能需要更频繁地清洁面部,但要注意选择适合油性皮肤的洁面产品,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女性化妆后要彻底卸妆,防止化妆品残留堵塞鼻毛囊引发感染。
避免鼻部损伤
防止外力撞击: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要注意保护鼻部,避免受到外力撞击。例如进行一些容易导致鼻部受伤的运动时,要佩戴防护装备,如打篮球、踢足球等运动时。儿童在玩耍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碰撞到鼻部。有鼻部既往损伤病史的人群更要格外小心,防止旧伤复发或引发新的感染情况。
避免挖鼻等不良习惯:纠正挖鼻的不良习惯,挖鼻会直接损伤鼻毛囊及周围组织,破坏鼻腔的防御机制,增加穿通性鼻毛囊炎的发生几率。对于儿童,家长要及时纠正其挖鼻的习惯,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进行引导。成年人如果有挖鼻习惯,也应努力克服,保持鼻部皮肤的完整性。
增强机体免疫力
合理饮食:保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例如多吃新鲜蔬菜(如西兰花、胡萝卜等)、水果(如苹果、橙子等)、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蛋白质是身体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保证营养均衡的饮食来维持良好的免疫力。有慢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饮食控制,在保证营养的同时控制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会影响机体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
适度运动: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儿童可以选择适合其年龄的运动方式,如跳绳、骑自行车等。老年人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度的运动,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身体损伤。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在运动前要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成年人一般每天需要7-9小时的睡眠,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睡眠是机体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的重要时期,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熬夜等不良作息会打乱机体的生物钟,影响免疫力。有睡眠障碍病史的人群要积极治疗睡眠问题,改善睡眠质量,从而间接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穿通性鼻毛囊炎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