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与病毒性感冒在病因病原体、症状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上均有不同。风寒感冒由劳累后吹风受凉致卫表不和,症状恶寒重等,靠症状和诱因诊断,治以辛温解表;病毒性感冒由特定病毒引起,流感病毒致的全身症状重,普通病毒致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靠实验室检查诊断,流感用抗流感病毒药,普通对症,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孕妇患感冒各有不同护理和用药注意事项。
病毒性感冒:由特定的病毒引起,常见的有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不同类型的病毒性感冒由相应的病毒感染所致,例如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在人群中通过飞沫等途径传播。
症状表现方面
风寒感冒:主要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患者怕冷明显,体温可能轻度升高或不升高,流清涕,咳痰清稀色白,常见头痛、肢体酸痛等表现,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舌苔薄白。
病毒性感冒: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冒常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可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表现,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如咳嗽、流涕等症状可能相对不突出;而普通鼻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感冒,主要以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如流涕、鼻塞、咽痛等较为明显,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
诊断方法方面
风寒感冒: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发病诱因等进行诊断,医生通过询问患者是否有劳累后吹风受凉史,结合恶寒重、流清涕等症状来判断。
病毒性感冒:除了根据症状表现外,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如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抗原检测等明确是否有特定病毒感染。例如流感病毒感染时,可进行咽拭子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等,以确定是否为病毒性感冒以及具体的病毒类型。
治疗原则方面
风寒感冒:治疗以辛温解表为主,可通过服用具有辛温散寒作用的中药方剂或中成药来发汗解表,缓解症状,如感冒清热颗粒等,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多喝热水,避免再次受凉。
病毒性感冒:对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可在发病早期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普通病毒性感冒主要是对症治疗,如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儿童需根据年龄等合理选用),缓解鼻塞可使用减充血剂等,但一般不使用抗生素治疗,除非合并有细菌感染。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风寒感冒或病毒性感冒时,症状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且儿童机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例如儿童患病毒性感冒时,高热更容易引起惊厥等并发症,所以在护理上要更加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一旦发热需及时采取合适的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等,同时保证儿童充足的休息和水分摄入。对于风寒感冒的儿童,用药需更加谨慎,避免使用过于辛温燥烈的药物,以免损伤儿童正气。
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患感冒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病毒性感冒,都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等。老年人患病毒性感冒时,使用抗病毒药物需考虑其肝肾功能情况,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对于风寒感冒的老年人,在辛温解表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过度发汗导致老人虚脱等情况。
孕妇:孕妇患感冒时需特别谨慎。如果是病毒性感冒,某些抗病毒药物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所以用药选择受限。对于风寒感冒的孕妇,用药也需权衡利弊,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或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通过多休息、喝姜糖水等方式缓解症状,但要避免自行乱用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