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紫癜水肿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等系统致液体潴留性肿胀,由免疫复合物介导小血管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且肾脏受累致水钠潴留引发,临床表现常见下肢等部位对称水肿伴皮肤紫癜及肾脏受累表现,诊断依据有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治疗分一般休息避过敏原及药物治疗,儿童需遵儿科护理用药规范,成人要管理基础疾病并注意生活方式。
一、过敏紫癜水肿的定义与病理基础
过敏紫癜水肿是过敏性紫癜(亨-舒综合征)累及肾脏等系统时出现的液体潴留性肿胀表现,过敏性紫癜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小血管炎,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小血管壁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外渗,同时肾脏受累时肾小球滤过及重吸收功能紊乱,引起水钠潴留,从而出现水肿。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因肾脏发育尚不完善,肾脏受累相关水肿表现可能更突出;成人若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会影响水肿的发生及治疗决策。
二、过敏紫癜水肿的临床表现特点
1.水肿部位:常见于下肢(呈对称性分布)、眼睑等部位,严重时可波及全身。儿童因活动量及体位影响,下肢水肿更为明显;成人长期站立或久坐可能加重下肢水肿程度。
2.伴随表现:多伴有过敏性紫癜典型皮肤紫癜(紫红色瘀点、瘀斑),肾脏受累时可出现蛋白尿、血尿、血压升高等,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差异,儿童肾脏受累后生长发育可能受影响,成人需警惕肾功能逐渐减退风险。
三、过敏紫癜水肿的诊断依据
1.病史采集:询问过敏史、感染史等,过敏性紫癜多在感染或接触过敏原后发病。
2.体格检查:观察水肿部位、范围及皮肤紫癜情况。
3.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可见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提示肾脏受累。
肾功能检查: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如肌酐、尿素氮水平变化。
血清学检查:补体C3等指标可辅助判断病情活动,补体C3降低提示可能处于炎症活动期。
肾活检:对于肾脏受累表现不典型或病情复杂者,肾活检可明确肾脏病理类型,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儿童肾活检需充分评估操作风险及患儿配合度。
四、过敏紫癜水肿的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休息:减少活动量,水肿明显时建议卧床休息,儿童需保证充足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成人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过敏原:明确并规避可能的过敏原(如食物、药物、花粉等),儿童需关注饮食中易致敏食物,成人需排查工作环境等潜在过敏原。
2.药物治疗:
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可缓解过敏相关症状,儿童选择安全性高的抗组胺药物,避免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成人根据病情选择合适药物。
糖皮质激素:肾脏受累等病情较重时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存在肾脏病理进展风险时,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规范应用,注意儿童使用糖皮质激素对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护理方面: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水肿护理时避免皮肤损伤,定期观察水肿变化及尿液情况,因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需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及异常表现。
治疗选择:优先非药物干预,药物使用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肾脏发育或生长的药物,如必须使用糖皮质激素,需权衡利弊并监测生长指标。
2.成人:
基础疾病管理: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需综合考虑过敏紫癜水肿与基础疾病的治疗冲突,如降压药物与抗过敏药物的相互作用等,确保治疗方案兼顾两者。
生活方式:注意控制水钠摄入,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饮水量,成人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