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炎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个人卫生习惯不佳(如清洁方式不当、特殊时期卫生忽视)、性生活相关因素(如性生活不注意卫生、性生活频率与时机不当)、免疫力低下(如年龄因素影响、疾病与用药影响)以及其他因素(如穿着不恰当、邻近器官炎症蔓延)。
一、个人卫生习惯不佳
1.清洁方式不当
女性阴道有自身的微生态平衡,正常情况下阴道内存在多种微生物,它们相互制约维持着生态平衡。如果过度清洁外阴,尤其是使用浓度过高的洗液冲洗阴道,会破坏阴道的酸碱平衡和正常菌群环境。例如,正常阴道pH值在3.8-4.4之间,过度使用碱性洗液冲洗会使pH值升高,有利于致病菌生长繁殖,从而引发妇科炎症。
日常不注意外阴清洁,如不勤换内裤,内裤上会残留尿液、粪便、阴道分泌物等,这些物质会滋生细菌,增加妇科炎症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在月经期间,经血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若不及时更换卫生巾,会大大提高感染妇科炎症的几率。
2.特殊时期卫生忽视
孕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阴道分泌物增多,如果不注意外阴清洁,也容易发生妇科炎症。同时,孕期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更易受病菌侵袭。
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减弱,若不注重个人卫生,妇科炎症的发生概率也会增加。
二、性生活相关因素
1.性生活不注意卫生
男性包皮内易藏污纳垢,性生活时若不清洗阴茎,病菌会带入女性阴道引发炎症。例如,包皮垢中的大肠杆菌等病菌容易导致女性患细菌性阴道炎等妇科炎症。
多个性伴侣会增加感染性病病原体的风险,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这些病原体感染后可引起宫颈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
2.性生活频率与时机不当
过于频繁的性生活会破坏阴道的正常菌群和黏膜屏障。一般来说,适度的性生活是有益的,但过度频繁会使阴道处于“疲劳”状态,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炎症。
在女性月经期间进行性生活,此时宫颈口开放,经血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细菌容易逆行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
三、免疫力低下
1.年龄因素影响
青春期女性身体处于发育阶段,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阴道局部抵抗力相对较弱,若生活中不注意上述卫生等问题,容易发生妇科炎症。例如,青春期少女若不注意经期卫生,患外阴炎、阴道炎的概率较高。
老年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萎缩性阴道炎等妇科炎症。
2.疾病与用药影响
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女性,由于血糖升高,阴道内糖原含量增加,酸度增高,有利于念珠菌生长繁殖,容易引发霉菌性阴道炎。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女性,会抑制阴道内正常菌群的生长,导致耐药菌滋生,从而增加妇科炎症的发生风险。例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可能会出现菌群失调性阴道炎。
四、其他因素
1.穿着不恰当
长期穿着紧身化纤内裤,透气性差,会使外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升高,有利于细菌滋生。化纤材质不吸汗,会导致阴道分泌物不易散发,为病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容易引发外阴炎、阴道炎等妇科炎症。
月经期使用不透气的卫生护垫,也会使外阴局部环境闷热潮湿,增加妇科炎症的发生几率。
2.邻近器官炎症蔓延
当患有阑尾炎时,阑尾炎症可蔓延至盆腔,引起盆腔炎。因为阑尾与女性生殖器官相邻,炎症可通过直接蔓延的方式波及输卵管、卵巢等部位,导致盆腔炎性疾病。
膀胱炎等泌尿系统炎症,若不及时治疗,病菌也可能通过淋巴系统蔓延至盆腔,引发妇科炎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