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预防和缓解痱子,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38℃-40℃温水洗澡后轻柔拍干皮肤,尤其皮肤褶皱处要保持干燥;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且勤换;调节室内温度至26℃-28℃、湿度50%-60%;情况严重时可遵医嘱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婴幼儿和老年人长痱子时要特殊精心护理,严重时及时就医。
及时擦干:洗澡后要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皮肤,不要用力擦拭。对于皮肤褶皱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更要注意擦干并保持干燥。因为这些部位容易出汗且不透气,是痱子的高发区域。比如,在炎热的夏季,儿童颈部由于汗液不易蒸发,若未及时擦干,很容易长痱子。
穿着合适衣物
选择材质:应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棉质材料吸湿性好,能帮助吸收皮肤表面的汗液,让皮肤保持干爽。避免穿着化纤类不透气的衣物,化纤材质会阻碍皮肤的呼吸,导致汗液不易蒸发,从而加重痱子症状。有研究显示,使用棉质衣物的痱子患者,皮肤不适症状缓解速度比穿着化纤衣物的患者快30%左右。
勤换衣物:要勤换洗衣物,尤其是当衣物被汗液浸湿后,应及时更换,保持皮肤接触的衣物始终清洁干爽。如果衣物潮湿,上面的细菌等微生物容易滋生,可能会刺激皮肤,使痱子情况恶化。例如,婴幼儿活动量大,出汗多,家长要根据情况及时为其更换衣物。
调节环境温度湿度
降低室温: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将室温控制在26℃~28℃左右较为合适。可以使用空调等设备来调节室温,但要注意避免空调直吹皮肤,以免引起皮肤不适。研究发现,将室内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能有效减少人体出汗,降低痱子的发生几率。比如,在高温天气下,将室内温度调节到27℃,可明显改善痱子患者的皮肤状况。
控制湿度:室内湿度也不宜过高,保持在50%~60%左右比较适宜。可以使用除湿器等设备来调节室内湿度。过高的湿度会使皮肤表面始终处于潮湿状态,不利于汗液蒸发,容易长痱子。例如,南方梅雨季节湿度较大,此时更要注意通过除湿设备来降低室内湿度。
局部外用药物(如情况严重时)
炉甘石洗剂:如果痱子瘙痒明显,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它具有收敛、止痒的作用。对于儿童来说,使用前要咨询医生,按照正确的方法涂抹。炉甘石洗剂通过涂抹在皮肤表面,能形成一层保护膜,缓解痱子引起的瘙痒感。一项针对儿童痱子患者使用炉甘石洗剂的临床观察发现,使用后约70%的患者瘙痒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激素类药膏:在痱子继发感染等较严重情况下,可能会用到激素类药膏,但要谨慎使用,且需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激素类药膏能起到抗炎等作用,但长期或不当使用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尤其是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更要权衡利弊。例如,对于成人痱子继发感染且皮疹较严重的情况,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短时间使用弱效激素类药膏。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婴幼儿皮肤娇嫩,长痱子时更要精心护理。洗澡时要特别注意水温,避免烫伤或刺激皮肤。选择衣物时要确保材质柔软、宽松。如果婴幼儿痱子情况严重,出现大片红肿、化脓等情况,要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因为婴幼儿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不当处理可能会对其健康造成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汗腺功能减退,也容易长痱子。在调节环境温度湿度时,要注意避免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对身体的不良影响。洗澡时水温要适中,穿着宽松透气衣物。如果老年人长痱子后皮肤容易出现感染等情况,要密切关注皮肤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因为老年人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痱子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皮肤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