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炎症常见类型有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阴道炎中细菌性表现为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等,霉菌性有剧烈瘙痒、白带豆腐渣样等,滴虫性有白带增多、泡沫状等,宫颈炎急性有分泌物黏液脓性、性交后出血等,慢性有分泌物淡黄色或脓性等,盆腔炎急性起病急有下腹疼痛、发热等,慢性有下腹坠胀疼痛等;诊断依据包括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化验等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预防措施为保持外阴清洁、注意性生活卫生、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免滥用抗生素;不同人群中孕期女性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老年女性注意外阴清洁并可在医生评估下用雌激素软膏,有基础病史人群要积极控制基础病并按规范治疗。
一、妇科炎症的常见类型及表现
妇科炎症包含多种类型,常见的有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
1.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多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白色、均匀一致且有鱼腥臭味,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
霉菌性阴道炎:典型症状为外阴瘙痒剧烈,白带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阴道黏膜可见红肿。
滴虫性阴道炎:白带增多,呈黄绿色、泡沫状,伴有外阴瘙痒、灼热感,可出现性交痛等。
2.宫颈炎:
急性宫颈炎常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可伴有外阴瘙痒、灼热感,还可能出现性交后出血、腰骶部疼痛等。
慢性宫颈炎多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淡黄色或脓性,可伴有接触性出血,部分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
3.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起病急,可出现下腹部疼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病情严重时可伴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等。
慢性盆腔炎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可伴有月经紊乱、不孕等。
二、妇科炎症的诊断依据
1.妇科检查:通过妇科双合诊、三合诊等检查,观察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的情况,如有无红肿、赘生物、压痛等。
2.实验室检查:
白带常规化验:可检测白带中的病原体、清洁度等,如细菌性阴道炎可见线索细胞,霉菌性阴道炎可找到假菌丝或孢子,滴虫性阴道炎可发现阴道毛滴虫等。
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对于复杂或反复感染的情况,可进行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明确病原体并指导用药。
3.影像学检查:盆腔炎患者可通过B超等影像学检查,了解盆腔内有无积液、包块等异常情况。
三、妇科炎症的预防措施
1.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洗,以免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清洗时应从前向后冲洗,防止肛门周围细菌污染阴道。
2.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男女双方都应清洗外生殖器,避免不洁性生活。经期应禁止性生活,减少感染风险。
3.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妇科炎症的发生。
4.避免滥用抗生素:长期大量滥用抗生素可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引发霉菌性阴道炎等,因此使用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四、不同人群妇科炎症的注意事项
1.孕期女性:孕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阴道环境改变,易患妇科炎症。若孕期出现白带异常、外阴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影响胎儿发育。
2.老年女性: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易发生老年性阴道炎。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可适当使用雌激素软膏局部涂抹以增加阴道抵抗力,但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
3.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的女性,高血糖环境有利于念珠菌生长繁殖,易反复发生霉菌性阴道炎,此类人群应积极控制血糖,同时按妇科炎症相关规范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