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积液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多无明显症状;病理性有下腹疼痛、腰骶部酸痛、白带异常、月经紊乱、发热、消化道症状、不孕等表现,不同年龄段女性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及既往病史不同人群发病风险和症状表现有别。
生理性盆腔积液多发生在女性排卵后或早孕期,多数可自然消失,一般无明显症状,部分人可能仅有轻微下腹部坠胀感,这种坠胀感通常较轻微,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多在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因为是生理现象,所以对身体一般无不良影响,常见于正常育龄女性,与排卵后卵泡液积聚在盆腔等生理过程有关。
病理性盆腔积液症状
下腹疼痛:患者可感觉下腹部持续性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较轻,仅为隐痛,有的较为剧烈。疼痛可能在劳累、性生活后或月经前后加重,这是因为炎症刺激盆腔组织,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疼痛。例如盆腔炎性疾病导致的病理性盆腔积液,炎症蔓延会使下腹持续受刺激产生疼痛。
腰骶部酸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腰骶部酸痛不适,这是由于盆腔积液刺激腰骶部的神经末梢所致。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劳累后,这种酸痛感可能会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比如一些从事久坐久站工作的女性,可能会明显感觉到腰骶部不适。
白带异常:白带量增多、颜色改变、质地异常等。比如盆腔炎引起的病理性盆腔积液,炎症会导致阴道和宫颈分泌物增多,白带可呈黄色、绿色,质地变得黏稠,有时还会伴有异味。这是因为炎症累及生殖系统的腺体,导致分泌物性质改变。
月经紊乱:有些患者会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量增多或减少等月经紊乱现象。这是因为盆腔内的炎症影响了卵巢的正常功能,卵巢是调节月经的重要器官,炎症刺激可能干扰了卵巢的内分泌功能,从而导致月经异常。例如子宫内膜炎合并盆腔积液时,炎症可能波及子宫内膜,影响其正常的周期性变化,进而引起月经紊乱。
发热:当病理性盆腔积液是由严重感染引起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达到38℃甚至更高。这是身体的免疫反应在对抗感染,感染灶释放的毒素等物质会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导致发热。比如盆腔脓肿导致的病理性盆腔积液,往往会伴有高热等全身感染症状。
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这是因为盆腔积液刺激肠道,引起肠道功能紊乱。比如盆腔炎性疾病累及肠道周围组织时,可能会反射性地引起消化道不适,影响患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不孕:如果病理性盆腔积液是由输卵管堵塞、粘连等原因引起的,长期的炎症可能会影响输卵管的正常功能,导致卵子和精子不能正常结合,或者受精卵无法正常运输到子宫腔着床,从而引起不孕。这种情况在一些有盆腔炎症病史较长的女性中较为常见,比如有过反复盆腔炎发作的女性,就需要警惕不孕的可能。
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盆腔积液出现症状时的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年轻育龄女性出现病理性盆腔积液时,更要注意是否影响生育功能;围绝经期女性出现盆腔积液伴有异常症状时,需警惕是否有妇科肿瘤等病变;老年女性出现盆腔积液症状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可能的病因,因为老年女性的生殖系统生理变化以及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影响都需要纳入考虑范围。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女性,盆腔血液循环不畅,更容易发生盆腔炎症导致病理性盆腔积液,出现相关症状的风险相对较高;而注意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经常运动、注意个人卫生的女性,发生病理性盆腔积液的几率较低。有盆腔炎病史、盆腔手术史等的女性,本身就存在盆腔组织损伤或炎症基础,更容易出现盆腔积液及相关症状,这类人群需要更加密切关注自身盆腔情况,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