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的临床表现包括:阴道流血为早期最常见症状,停经8-12周左右开始,量少暗红后渐增多,可排葡萄样组织等;子宫异常增大、变软,多因葡萄胎迅速增长及宫腔积血,B超呈特定回声;妊娠呕吐出现早且严重,因hCG水平异常升高刺激胃肠道;部分患者早期现子痫前期征象,年龄大等因素影响风险;大量hCG刺激致卵巢黄素化囊肿,多B超发现,有葡萄胎病史者再次发生时相关表现可能有变化。
一、阴道流血
发生情况:是葡萄胎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多数患者在停经8-12周左右开始出现阴道流血。
特点:起初量少,为暗红色,之后可逐渐增多,呈间断性反复出血,有的患者甚至会排出葡萄样组织,若大量出血,可能会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在流血过程中,有时会排出水泡状组织。年龄因素可能会影响阴道流血的表现,比如年轻患者可能对失血的耐受相对较好,但仍需密切关注;而老年患者可能本身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失血后更易出现贫血等并发症。生活方式方面,过度劳累等可能会加重阴道流血的情况。有葡萄胎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生葡萄胎时,阴道流血的表现可能与首次相似,但也可能有差异。
二、子宫异常增大、变软
发生情况:由于葡萄胎迅速增长及宫腔内积血,多数患者的子宫大于停经月份,且质地变软。一般来说,停经8-12周时,子宫可能就已大于相应孕周。年龄较小的患者,子宫增大可能相对更易被察觉,而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自身身体状况不同,对子宫大小变化的感知有所差异。生活方式不规律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整体状态,但对子宫异常增大本身的影响不大。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生葡萄胎时,子宫异常增大、变软的表现可能会有不同,需要结合具体病史进行判断。
原因:葡萄胎组织不断生长,使得子宫体积超出正常妊娠月份的大小,B超检查可发现子宫肌层内无妊娠囊或胎心搏动,充满不均质密集状或短条状回声,呈“落雪状”,若水泡较大而形成大小不等的回声区,则呈“蜂窝状”。
三、妊娠呕吐
发生情况:葡萄胎患者出现妊娠呕吐的时间一般较正常妊娠早,症状也更为严重,且持续时间长。多数患者在停经后不久就会出现剧烈的恶心、呕吐,甚至不能进食。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对妊娠呕吐的耐受相对较差,而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等因素,对呕吐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生活方式中,精神过度紧张等可能会加重妊娠呕吐的症状。有过葡萄胎妊娠经历的患者,再次妊娠时出现妊娠呕吐的表现可能与首次不同,需要加以鉴别。
机制:由于葡萄胎患者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异常升高,刺激胃肠道,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加重。
四、子痫前期征象
发生情况:部分葡萄胎患者在早期即可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子痫前期表现,甚至可能发生子痫。一般在停经20周前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年龄较大的患者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代谢、血管等功能可能会有所下降。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高盐饮食等可能会促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加重子痫前期的症状。有高血压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发生葡萄胎时出现子痫前期征象的风险可能更高,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
五、卵巢黄素化囊肿
发生情况:大量hCG刺激卵巢卵泡内膜细胞发生黄素化,形成囊肿,称为卵巢黄素化囊肿。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B超检查时发现。年龄因素对卵巢黄素化囊肿的影响不大,但如果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囊肿可能不易自行消退。生活方式对其影响也较小,但如果囊肿发生扭转,可能会出现急性腹痛。有葡萄胎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生葡萄胎时,出现卵巢黄素化囊肿的概率相对较高,需要通过B超等检查及时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