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指年龄≥14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未来潮,继发性指正常月经建立后停6个月或按自身周期停3个周期以上,需结合相关情况初步分类,常见病因有内分泌因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子宫因素(宫腔粘连)、卵巢因素(卵巢早衰、卵巢肿瘤等),相关检查包括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检查等,处理原则是针对病因治疗,特殊人群如年轻女性要关注生活方式,有宫腔操作史者出现异常需警惕宫腔粘连,卵巢早衰患者需长期关注及监测相关指标,闭经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个体化治疗。
一、闭经的分类与初步判断
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原发性闭经指年龄≥14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年龄≥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未来潮。继发性闭经指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需结合患者年龄、月经史、第二性征发育情况等初步区分类别。
二、常见病因排查
(一)内分泌因素
1.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常伴月经稀发、多毛、肥胖等表现;高泌乳素血症可因垂体泌乳素瘤等导致,出现泌乳、月经紊乱等;下丘脑性闭经可因精神应激、体重下降、剧烈运动等引起。
2.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均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月经失调甚至闭经。
(二)子宫因素
如宫腔粘连,多有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等),可因子宫内膜损伤、纤维组织增生导致月经减少或闭经,常伴周期性腹痛。
(三)卵巢因素
卵巢早衰是常见原因,多发生于40岁前,与遗传、自身免疫等相关,表现为闭经、潮热、盗汗等低雌激素症状;卵巢肿瘤等也可影响卵巢功能导致闭经。
三、相关检查项目
(一)妇科超声
了解子宫大小、形态,有无宫腔粘连、卵巢形态及卵泡情况等,协助判断子宫及卵巢结构是否异常。
(二)性激素六项
检测雌二醇、孕酮、睾酮、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水平,评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状态。如FSH升高提示卵巢功能减退,LH/FSH比值异常可能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
(三)甲状腺功能检查
包括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测定,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对月经的影响。
(四)其他检查
必要时行宫腔镜检查明确宫腔情况,或行染色体检查排查遗传性闭经等特殊情况。
四、处理原则
(一)针对病因治疗
1.内分泌紊乱:若为多囊卵巢综合征,需调整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必要时根据病情使用调节月经周期、改善胰岛素抵抗等药物(具体药物遵医嘱);高泌乳素血症可使用多巴胺激动剂;甲状腺功能异常者需针对性治疗甲状腺疾病。
2.子宫因素:宫腔粘连需行宫腔镜下粘连分解术,术后可放置宫内节育器防止再次粘连并使用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修复。
3.卵巢因素:卵巢早衰者需补充雌激素以缓解低雌激素症状,预防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卵巢肿瘤者需根据肿瘤性质及分期采取手术等相应治疗。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年轻女性
需关注生活方式对月经的影响,如避免过度节食、保持规律作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尤其要重视体重管理,因肥胖可能加重内分泌紊乱进而影响月经。
(二)有宫腔操作史者
术后需密切观察月经恢复情况,若出现月经减少或闭经伴周期性腹痛,高度警惕宫腔粘连,应及时就医检查。
(三)卵巢早衰患者
需长期关注雌激素水平,除缓解近期症状外,还需预防远期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定期进行骨密度、血脂等相关指标监测。
总之,闭经需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病史采集、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以保障治疗效果及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