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突然降到90又上升可能由胎儿(胎儿活动、宫内缺氧早期)、母体(心率变化、体位改变)、脐带(脐带受压)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改变体位、吸氧进行一般处理,还需持续胎心监测、B超检查进一步监测,若胎心持续异常或孕妇有不适需及时就医。
一、可能的原因
(一)胎儿因素
1.胎儿活动
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可能导致胎心短暂变化。例如胎儿翻身、伸手等动作时,可能会短暂影响脐带血流,从而引起胎心突然降到90又上升。这是因为胎儿活动会改变脐带与胎盘的相对位置,进而影响胎心的监测数值。
2.胎儿宫内缺氧早期表现
轻度缺氧时,胎儿可能会通过自身调节出现胎心的短暂变化。比如缺氧初期,胎儿会尝试通过增加代偿机制来维持氧供,可能表现为胎心先短暂下降后又上升。这种情况需要进一步密切监测,因为如果缺氧进一步加重,胎心可能会持续异常。不同孕周的胎儿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不同,孕周越小,耐受能力相对越弱。
(二)母体因素
1.母体心率变化
孕妇自身的心率变化可能会影响胎心监测结果。如果孕妇本身心率较快或较慢,可能会传导至胎心监测数值。例如孕妇剧烈运动后心率加快,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胎心的瞬时数值。而且不同年龄的孕妇身体状况不同,年轻孕妇相对身体机能较好,对自身心率变化的调节能力可能相对强一些,但也不能忽视对胎心的影响。
2.母体体位改变
孕妇体位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子宫胎盘的血流灌注。当孕妇从卧位改为站立位时,可能会导致下腔静脉受压,子宫胎盘血流减少,引起胎心短暂下降,而当体位恢复后,血流恢复,胎心又上升。对于有妊娠期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孕妇,体位改变对胎心的影响可能更明显,因为这类孕妇本身子宫胎盘血流灌注就相对不足。
(三)脐带因素
1.脐带受压
脐带受压是导致胎心变化的常见原因之一。比如脐带绕颈时,胎儿活动可能会导致脐带绕颈程度暂时改变,引起脐带受压,胎心短暂下降,当压迫解除后,胎心又上升。不同缠绕周数的脐带绕颈对胎心的影响不同,缠绕周数越多,发生胎心异常的风险相对越高。而且对于肥胖孕妇,由于腹部脂肪厚,可能更难准确判断脐带绕颈等情况对胎心的影响。
二、应对措施
(一)一般处理
1.改变体位
孕妇可以尝试改变体位,如左侧卧位。左侧卧位可以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子宫胎盘血流灌注,观察胎心是否恢复正常。对于不同孕周的孕妇,左侧卧位的舒适度和效果可能略有差异,一般建议孕中晚期孕妇尽量采取左侧卧位。
2.吸氧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给予孕妇吸氧。吸氧可以提高孕妇血氧含量,进而改善胎儿的氧供,观察胎心是否随之改善。吸氧的流量和时间需要根据孕妇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一般建议低流量吸氧,如1-2升/分钟。对于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如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吸氧时需要更加谨慎评估。
(二)进一步监测
1.持续胎心监测
通过持续胎心监测仪密切观察胎心的变化情况,记录胎心下降和上升的具体数值、持续时间等。可以使用电子胎心监护仪进行长时间的监测,以便全面了解胎心的动态变化。对于高危妊娠孕妇,如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的孕妇,需要增加胎心监测的频率和时长。
2.B超检查
进行B超检查,了解胎儿的情况,包括胎儿的结构、脐带情况、羊水指数等。B超可以清晰地看到胎儿在宫内的状况,有助于判断胎心变化的原因。例如可以通过B超观察是否存在脐带绕颈、羊水过少等情况。不同孕周的B超检查重点略有不同,孕早期主要看胚胎发育情况,孕中晚期重点观察胎儿结构和附属物情况。
(三)及时就医
如果胎心持续异常或者孕妇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腹痛、阴道流血等,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必要时可能会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如住院观察、适时终止妊娠等。对于高龄孕妇、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等高危人群,更要重视胎心的异常变化,及时就医以保障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