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畸胎瘤是常见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含多向分化组织成分,分成熟性(良性,常见,恶变率低)和未成熟性(恶性,多见于年轻女性,有复发转移潜能),病因与生殖细胞异常分化、遗传等有关,成熟性多体检发现或扭转致腹痛,未成熟性有腹部包块、腹痛等全身症状,靠超声、肿瘤标志物、病理检查诊断,成熟性手术剥除或附件切除,未成熟性手术加化疗。
一、分类
1.成熟性畸胎瘤
又称良性畸胎瘤,是最常见的类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居多。肿瘤多为囊性,单房,内含有油脂、毛发、牙齿、骨组织等多种成分。成熟性畸胎瘤恶变率较低,约为2%-4%,多见于绝经后女性。
从年龄因素来看,不同年龄段女性都可能患病,但年轻女性相对高发。生活方式方面,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特定生活方式与成熟性畸胎瘤的发生直接相关,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身体内分泌等功能稳定,可能间接降低患病风险。对于有相关病史的女性,若既往有生殖细胞相关异常情况,需密切监测卵巢情况。
2.未成熟性畸胎瘤
属于恶性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11-19岁。肿瘤多为实性,含未成熟的胚胎组织,恶性程度根据未成熟组织的比例、分化程度等分级,分级越高恶性程度越高。未成熟性畸胎瘤具有复发及转移潜能,复发后再次手术时,肿瘤组织有向成熟转化的可能。
年龄方面,主要发生在年轻人群,尤其是青春期及年轻女性。生活方式对未成熟性畸胎瘤的发生影响不明确,但年轻女性应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有相关病史的女性,比如家族中有生殖细胞肿瘤病史的,更需加强监测。
二、病因
目前其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生殖细胞异常分化: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生殖细胞分化出现异常,导致多潜能的生殖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畸胎瘤。
2.遗传因素:部分畸胎瘤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例如某些遗传性综合征可能增加患卵巢畸胎瘤的风险,但具体的遗传关联机制仍在研究中。
三、临床表现
1.成熟性畸胎瘤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往往在体检时通过超声等检查发现。当肿瘤体积较大时,可能出现腹部包块、腹胀等表现。若肿瘤发生扭转,可引起急性腹痛,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一侧下腹部剧烈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不同年龄女性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年轻女性若体检发现卵巢畸胎瘤,需根据肿瘤大小、症状等综合评估处理方案;绝经后女性发现成熟性畸胎瘤,因其恶变风险相对较高,更需积极处理。
2.未成熟性畸胎瘤
患者常出现腹部包块、腹痛、腹胀等症状,由于是恶性肿瘤,还可能伴有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病年龄较轻的女性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高度警惕未成熟性畸胎瘤的可能。
四、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是初步筛查卵巢畸胎瘤的常用方法。成熟性畸胎瘤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可发现囊实性肿块,囊内可见强回声光团伴声影(提示毛发、牙齿等成分)。
2.肿瘤标志物检查:甲胎蛋白(AFP)对未成熟性畸胎瘤有一定的提示作用,AFP水平可能升高,但该指标并非特异性诊断指标,需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3.病理检查:最终确诊需要依靠病理检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后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肿瘤的性质是成熟性还是未成熟性等。
五、治疗原则
1.成熟性畸胎瘤
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行患侧卵巢畸胎瘤剥除术,保留对侧正常卵巢组织;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成年患者,若肿瘤较大或怀疑有恶变可能,可考虑行患侧附件切除术。
不同年龄患者手术方式选择需个体化,年轻患者尽量保留生育功能,绝经后患者手术范围可能相对扩大。
2.未成熟性畸胎瘤
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手术需尽量切除原发肿瘤及转移灶,术后根据病理分级等情况进行化疗,常用化疗药物有依托泊苷、顺铂等联合方案。年轻未成熟性畸胎瘤患者在治疗时,需充分考虑保留生育功能的可能性,但要在确保肿瘤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进行权衡。



